加拿大新任總理卡尼會讓中加關係更升溫?

(德國之聲中文網)英國央行前行長、加拿大自由黨黨魁卡尼(Mark Carney)週二(4月29日)正式當選為加拿大新一任領導人,成為該國史上第一位從未擔任過民選公職的政治素人總理。
川普週三(30日)在白宮受訪時表示,他已經祝賀卡尼勝選,並稱接到卡尼致電,「他昨天打電話給我,他說讓我們達成協議吧。」川普說,卡尼將在一週內訪美。
儘管川普看似對加拿大新政府釋出善意,但《南華早報》近日在報導中引述學者分析,稱川普同時對加拿大和中國施加關稅壓力,可能會讓加拿大重新審視與中國的商業關係。
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名譽教授埃文斯(Paul Evans)認為:「幾乎肯定會發生的是,渥太華將『再次強調與中國商業關係的重要性』,並與北京談判以消除貿易壁壘。」
據彭博社報導,由於美中貿易緊張局勢不斷升級,中國煉油商大幅削減了約90%的美國石油採購量,並改為從加拿大進口大量原油。
石油及天然氣追蹤分析機構Vortexa3月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從溫哥華附近油管進口的原油數量飆升至前所未有的730萬桶,4月的數量更預期會進一步增加。同時,中國每月進口的美國石油量已從6月的高峰2900萬桶驟降至300萬桶。
卡尼稱中國為「最大威脅」
鑑於加拿大與中國在過去幾個月以來,因為一系列議題引發爭端,加拿大對中國仍存有疑慮,中國態度似乎也有所保留。
中國今年3月宣布對價值超過26億美元的加拿大農產品和食品徵收關稅,報復渥太華去年對中國電動車、鋼鐵和鋁產品加徵的關稅。
對於加拿大是否會因美國關稅、轉而與中國深化貿易關係,卡尼曾回應,稱加拿大有機會與美國和中國兩大經濟體以外的國家接觸,「歐洲、東協、南方共同市場以及世界其他地區都存在巨大的機遇」,加拿大可以在這些區域進一步深化合作。
週二,卡尼勝選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在例行記者會上並未祝賀卡尼勝選,僅表示中方「願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基礎上發展中加關係」,重申「中國對中加關係的立場是一貫且明確的。」
今年3月,加拿大外長趙美蘭(Mélanie Joly)指控,中國在數週內處決了4名加拿大公民,無視加國政府請求寬大處理的呼籲。北京則堅稱是「依法行事」。
此次大選期間,加拿大也多次指控北京干涉選舉。卡尼在選舉辯論會中更公開稱中國為加拿大當前最大的安全威脅,批評中國在俄烏戰爭中與俄羅斯合作,並主張這對整個亞洲地區、尤其是台灣構成威脅。
卡尼在當上加拿大總理之前,從無政治經驗,沒有擔任過任何民選官職,也不是內閣一員。但在經濟方面有著亮眼履歷,曾在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任職超過10年,並於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接任加拿大央行行長,果斷作為讓加拿大避免更嚴重的經濟衰退。
2013年,卡尼接受時任英國首相卡梅倫(David Cameron)任命,擔任英格蘭銀行(英國央行)行長,期間經歷英國脫歐公投,2020年卸任。
今年初,自由黨前領袖杜魯多因為民調低迷請辭後,卡尼以壓倒性的勝利贏得黨內選舉,但外界一度認為在野的保守黨有「變天」希望。不過川普威脅對加拿大施加關稅,並宣稱要把加拿大納為美國一部分的強硬發言,在加拿大境內掀起一波反川普情緒,最終讓對川普立場相對強硬的自由黨再度贏得選舉。
(路透社、彭博社、《南華早報》)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