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大附中代表台灣學校 新加坡參賽2025 Global Link Singapore

【焦點時報/記者張彥勳埔里報導】
暨大附中長期發展科學、科技STEAM跨領域與食農教育等特色課程,在國內外相關競賽有相當亮眼的成績。2025年3月前往日本筑波大學所舉辦的國際科學競賽「Science Edge」,亮眼的好成績榮獲20萬元日幣補助並成為Global Link Singapore 2025的台灣學校代表,將於7月前往新加坡參賽。國內競賽中參加第65屆國立暨縣市公私立高級中等學校中三區科學展覽會,榮獲特優2件、佳作2件的佳績,特優作品將晉級全國賽。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武東星校長親臨附中為所有參賽的師生表達高度肯定與鼓勵。
在日本筑波大學辦理的國際科學競賽2025 Science Edge,由暨大附中駱奕帆老師與暨大教育學院陳啓東院長共同帶領高二、高三15位學生,攜帶8件科學專題研究作品,前往日本參加筑波大學所舉辦的國際科學競賽「Science Edge」,參賽的8件專題作品全部順利通過初審,獲得海報展示資格。其中1件作品入選「Satellite Presentation」、 5件作品入圍「Booth Poster Presentation」專題發表。暨大附中學生在各個競賽環節表現傑出,尤其是在口頭發表階段,通過比例居所有參賽學校之首,展現了高度的研究品質與自信的國際溝通能力,獲得評審高度肯定。最終在各國共368件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勇奪英語組冠軍與傑出海報發表獎,成為場上難得有兩件作品同時獲獎,也是唯一獲20萬元日幣補助將參加2025 Global Link Singapore的台灣學校代表。
第65屆國立暨縣市公私立高級中等學校中三區科學展覽會上亦是大展身手,榮獲特優2件、佳作2件的佳績。作品面向多元分別有:一、循環經濟:研發農業廢棄物作為菇蕈基質之可行性、運用廢棄材料形成堅韌紙袋的可行性;二、前端科技:寬頻光感測器結合人工智慧辨識;三、科學驗證:以物理理論驗證滑翔機滯空時間、探討複合材料應用在水火箭上的可行性;四、生活應用:廢棄顏料的螞蟻誘殺新應用、不同型態溶磷菌對四季豆生長影響。豐富多樣的專題主題與內容,可以看出學生對土地的情感,對科學、科技的好奇,加上學科知識的連結以及探究與實作的歷程,成為科學、科技STEAM跨領域與食農教育等特色課程成果範例。
2025 Global Link Singapore的台灣學校代表於七月即將代表前往新加坡參賽的陳貞、鄭宇喬二位同學指出,發想的主題內容比高中所學的基本學科更加艱深,需要耗費很多心力去理解與應用,感謝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應用材料與光電學系陳祥主任研究室團隊耐心引導下,讓我們逐步理解儀器運作、實驗原理以及科技應用,在實作過程中發現,原來高中學科的背景知識是具有生活應用的可能與價值,很幸運的是身為暨大附中的學生,可以擁有暨大提供的寶貴資源。
七月底要前往日本參賽的李昌融同學分享,參加國際賽事得轉換為全英文進行報告,背稿與演練過程都需要靠成員間互相扶持、反覆練習,一起修正錯誤,最終能站上國際舞台,順利完成報告,是非常難得的體驗,也為我們未來的學習與挑戰注入更多動力與勇氣。
晉級全國科展的吳閔安與白芸千二位同學提到,很珍惜從埔里國中求學時就有接受手擲機訓練的機會,期間勤奮練習、屢獲佳績,到高中還能透過科學專題實作,轉換為科學驗證的可能,並獲得肯定,是身為社區型學生才能擁有國高中一貫的難得機會。
長期投入指導學生科學相關競賽的駱奕帆老師指出,此次競賽獲得的佳績,特別感謝暨大教育學院USR計畫長期支持,帶陳啓東院長攜手團隊中施竣詔組長、洪皓銘研究員、莊凱婷老師等人的熱忱協助、暨大應光系陳祥主任實驗室、埔里國中白振昌老師的專業指導、劉明湟主任的協同教學與行政支援、鄭光志老師、吳俊誼老師、陳貞薇老師等協同指導,成就學生於國際與國內舞台上的優異表現。
暨大附中黃方伯校長表示,學校長期以來致力於推動科學、科技STEAM跨領域與食農教育等特色課程,透過與暨南國際大學資源緊密結合,不僅讓學生在學習上更加紮實,也提供了多元實作與國際接軌的機會。這次學生在國內外科學競賽中取得亮眼成績,不僅展現出學生的潛力與實力,也證明學校在課程設計與教學推動上的努力方向。特別感謝所有指導老師的辛勞投入,以及家長與社區的支持與鼓勵,讓學生能勇敢逐夢,站上國際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