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舉行大選 黃循財迎來執政首場大考

(德國之聲中文網)新加坡周六(5月3日)舉行第14屆全國大選,此次有超過262萬名合格選民。這次選舉被視為執政黨人民行動黨(PAP)支持度的風向標。該黨自1965年新加坡獨立前就已掌權,關鍵在於反對黨是否能挑戰執政黨對權力的嚴密控制並進一步取得突破。在上屆選舉中,反對黨曾取得小幅但前所未有的進展。
盡管人民行動黨歷次大選幾乎都以壓倒性優勢贏得約90%的議席,其得票率仍被視為衡量執政基礎的重要指標。總理黃循財希望改善人民行動黨在2020年選舉中創下的史上最差的60.1%得票率。
52歲的黃循財因領導新加坡抗疫工作而贏得人氣。黃循財於去年接替李顯龍出任新加坡第四任總理。他承諾在延續政策連續性的同時引入新血,並以自己的方式領導新加坡。李顯龍是建國總理李光耀之子,自2004年至2024年擔任總理達20年。
當地時間上午8時投票開始時,新加坡一度出現強降雨,但到了中午前便已停歇。截至中午,約半數合格選民已在全國1240個設於社區中心、學校及其他鄰裡中心的投票站投下選票。投票將在晚上8時結束,選舉結果預計將在周日凌晨公布。新加坡實行強制投票制度。
生活成本與住房問題挑戰新政府
新加坡是全球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之一,其生活成本與住房可負擔性仍是重要議題,也繼續對黃循財政府構成挑戰。政府警告稱,倘若這個高度依賴貿易的經濟體因美國征收高額關稅而遭受波及,可能陷入衰退。
黃循財多次表示,他需要強有力的執政授權,以引領這個高度依賴貿易的國家應對關稅沖擊帶來的經濟不確定性。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並對大多數國家暫停征收關稅,唯獨中國未被豁免。黃循財警告稱,若特朗普最終實施這些關稅,新加坡將首當其沖,因此必須保持開放與競爭力,以減緩沖擊。
“我想對所有新加坡人說,請慎重考慮。這不是一場賭博。這關乎你的家庭、你的未來、我們的新加坡,”他在競選期間呼籲道。
政治分析人士Nydia Ngiow指出,盡管人民行動黨一向被視為危機中的“穩定之手”,但這次關稅危機對選民的影響或許尚未真正顯現。
她對法新社表示:“鑑於新加坡大選通常聚焦於本地議題,除非選民切身感受到生活成本、就業安全或整體經濟受到直接影響,否則地緣政治不太可能左右他們的投票決定。”
不對等的競爭格局
人民行動黨長期主導政壇,擁有龐大的黨員基礎、對國家機構的影響力,以及遠超對手的資源。相比之下,反對黨多數尚未經過充分考驗,且僅在少數選區參選。
這場選舉將是一場一面倒的選舉。人民行動黨將角逐所有97個席位,佔總候選人數46%,而其最大對手工人黨僅提名26人。工人黨上屆贏得10席,創下反對黨歷史最好成績。
雖然人民行動黨敗選的可能性極低,但部分分析人士認為,若反對黨能進一步突破,這場選舉可能改變未來幾年的政治格局。尤其是年輕選民越來越希望看到更多元的聲音、更嚴格的監督以及更激烈的辯論。
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學者藍平兒(Lam Peng Er)表示:“可以預期,人民行動黨的整體支持率將在一次次大選中逐漸下降。”
“若人民行動黨的得票率下降至57%或58%,新加坡人會感到驚訝嗎?我認為不會,甚至連人民行動黨自己都不會感到意外。”
人民行動黨希望避免出現動蕩,並警告選民,一旦關鍵內閣成員失去議席,將帶來嚴重後果。黃循財指出,這些核心成員對維系新加坡在中美之間的平衡關系、引領國家應對可能出現的經濟風浪至關重要。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德正 (路透社、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