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聚焦政策、醫療臨床與科技3大面向 台灣癌症聯合年會成果豐碩


商傳媒|記者馬兆麟/台北報導

全台規模最大的癌症醫學年會「2025年第29屆台灣癌症聯合年會」5月3日、4日連續兩天於台大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吸引上千位國內外專家齊聚一堂,討論癌症醫療的前沿進展。本屆年會以「推動進步,革新癌症照護」為主軸,特別聚焦於人工智慧在癌症醫療中的應用,顯示AI技術正成為推動癌症醫學發展的關鍵力量。

9大醫學會攜手引領癌症醫學新時代

「一直以來,癌症都是威脅國人健康的首惡,隨著AI科技的進步,我們將有機會能夠逆轉戰局。」中央健康保險署署長石崇良表示,健保制度未來將深度與臨床數據、AI科技整合,實現癌症病患與醫療體系的雙贏目標;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也看好AI在醫療方面的應用,並強調政府、醫界與民間應積極攜手,推動全民參與的健康生態系。
會議中,美國范德堡大學教授進石瑜進一步展現AI技術在醫學實證中的強大潛力。他特別提到真實世界資料(RWD)與實用型臨床試驗的結合,使癌症治療更貼近日常臨床環境與患者需求;臺大醫院教授盧彥伸則聚焦探討「年輕乳癌治療新進展」,認為新世代藥物能延長病人存活並兼顧生活品質,實現「活得更久、也活得更好」的目標。

主辦單位台灣乳房醫學會陳守棟理事長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石崇良署長以「戰勝癌症 醫病雙贏」為主題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談「健康台灣,公私協力」

此外,在AI輔助下,癌症的診斷與篩檢技術也取得重大突破,例如肺癌學會展示了次世代定序技術和無細胞DNA基因分型於胸腔積液中的應用,展現了以大數據和精準醫療應對癌症挑戰的可能性;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則提及CAR-T細胞療法在實體腫瘤應用、外泌體於早期診斷的潛能等議題;而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台灣基因體暨遺傳學會等,也都帶來新的研究報告及技術進展,這些技術創新不僅提升了診斷的準確度,更讓台灣有機會達成2030年降低癌症死亡率三分之一的目標。
第29屆台灣癌症聯合年會係由台灣乳房醫學會主辦,攜手中華民國婦癌醫學會、台灣肺癌學會、台灣放射腫瘤學會、台灣婦癌醫學會、台灣基因體暨遺傳學會、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及協辦單位台灣病理學會,共9大學會共同參與,活動圓滿落幕,而挑戰才正要開始,相信透過醫界的積極合作,以及AI的迅速發展,人類將能一舉戰勝癌症,實現「健康台灣」的願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