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美國留不住的人才 歡迎來歐洲!

(德國之聲中文網)在特朗普政府宣布減少對科研領域的資助之際,歐盟本周一發起一項科研新倡議,承諾提供資助和政策支持,吸引各國科學家和研究人員。法國總統馬克龍在巴黎一場名為“為了科學 選擇歐洲”的活動上發言表示:“幾年前,沒人會想到,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之一竟會以研究項目裡出現了‘多樣性’這個詞,就取消整個項目。“ 他接著指出:“也沒人會想到,這個國家會輕而易舉地讓研究人員失去獲得簽證的機會……但現實就是如此。”

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也參加了這場活動,她在發言時宣布,歐盟將設立一項“超級資助”計劃,為頂尖科研人才提供更具長期前景的支持。她表示,2025至2027年間,歐盟將投入5億歐元(約5.66億美元),吸引全球研究人員。馮德萊恩還表示,歐盟計劃通過一項新法,將科研自由寫入法案。她強調:“在全球威脅不斷上升的當下,歐洲不會在原則問題上妥協。”

白宮回應稱,多元、平等與包容(DEI)是一種“本質上具有歧視性的政策”。白宮發言人安娜·凱利(Anna Kelly)表示:“如果歐盟選擇推行這些制造分裂的政策,而不是專注於真正的科學發現,那當美國的創新依然領先於歐洲時,他們也不該感到意外。美國將繼續吸引並培養全球最優秀的科研人才。”

上個月,特朗普政府大幅縮減科研經費,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已取消對數百名在美國高校研究人員的資助,也不再支持有關“虛假信息”的研究。目前已有超過380個資助項目被取消,其中包括打擊中國和伊朗網絡審查的研究,一些旨在推動人才多元化的研究也被叫停。已有科學家、研究人員和醫生走上街頭,表達抗議。多個歐盟成員國已表示希望吸引不滿的學者前往歐洲。

盡管未直接點名特朗普政府,但馮德萊恩批評,打擊自由與開放科研的做法是“嚴重誤判”。她說:“科學不應有國界、性別、種族、黨派之分……我們堅信,多元化是人類的財富,也是科學的生命源泉。這是全球最寶貴的資源之一,必須受到保護。”

上個月,馬克龍宣布了一項資助計劃,幫助大學和其他科研機構支付赴法外國科學家的費用。位於法國南部的馬賽大學3月推出了“科學安全避風港”計劃,向受到經費削減威脅的美國科學家敞開大門。2月初,德國馬普學會會長克拉瑪(Patrick Cramer)透露,來自美國的申請數量至少翻倍,部分領域的申請甚至增長了三倍。丹麥、挪威和瑞典的高校也在積極努力吸引美國學術人才。

(美聯社,路透社,德新社)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