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抓發文卻不抓詐團?吳宗憲轟政府選擇性執法

立法院司法法制委員會上,國民黨立委吳宗憲針對近期社會矚目的「大罷免」風潮發表質疑,強調政府在處理與罷免相關言論及社會秩序案件上,出現「執法雙重標準」,不僅引發社會疑慮,也傷害民主體制下人民對自由表達的信賴。

吳宗憲指出,近期多起罷免行動期間,有網友僅在社群平台發文、提問某公職人員是否「離職」、「沒來上班」,就遭警方迅速偵辦,質疑警方效率為何對「網民問號」特別敏感,卻對詐騙案件久查未破。他批評道:「四小時就破網友發問案,那詐團詐了幾十億怎麼查不到人?」

吳更指出,不少網路媒體、YouTuber經常使用問號方式評論政要貪瀆卻未受調查,「為什麼只有小老百姓講一句話就被查水表?難道法律只針對沒資源的人?」他認為,這樣的選擇性執法恐導致社會恐慌,影響公共討論自由。

此外,吳宗憲亦質疑,《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3條所謂「足以影響公共安寧之謠言」界定過於模糊,若政府未給出清楚標準,恐會淪為打壓異議、干涉民主罷免程序的工具。

對此,署方僅表示會針對具體案件查明事實,再視情況決定是否處置。但吳宗憲反問:「既然罷免是人民合法權利,那麼相關言論與行動,為何會被當成社會治安案件處理?」

他呼籲行政體系勿動輒對網路言論出重手,應捍衛憲法保障的言論自由與民主制度基礎,並強調:「台灣民主不能只在投票時高喊口號,平時卻讓人民因為罷免兩字而惶惶不可終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