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電子鎖變「潛在危害」?電池爆炸事故揭露中國製電子門鎖隱憂


商傳媒|記者彭耀/台北報導

隨著智慧家居逐漸普及,電子門鎖成為不少家庭的標配。然而,近來在Dcard等討論平台上,出現電子門鎖爆炸的分享,引發不少網友憂心。有網友直言:「電子鎖現在是不是有自爆功能?」雖然語帶諷刺,卻道出一個不容忽視的安全問題:中國製電子鎖的品質,正默默成為家庭安全的不定時炸彈。

一位網友在分享中提到,家中原本使用得好好的電子門鎖,某天突然「砰」地一聲,整個門鎖炸裂、門板焦黑,當場把家人嚇壞。另一名網友則表示,他住家社區也曾傳出門鎖自燃事件,原因多半與電池異常升溫、短路有關。這類產品大多使用鋰電池,多來自價格低廉、來路不明的中國製電子鎖廠牌。

從這些案例來看,鋰電池無疑是事故發生的關鍵之一。許多市售電子鎖為了壓低成本,選用中國製的門鎖搭配鋰電池,若在沒有過熱保護設計的情形下,加上長時間未檢修、消費者不當充放電池等問題,恐讓家用設備成為隱憂。

專家指出,鋰電池若品質不佳,容易因內部短路或溫度過高而導致膨脹甚至爆炸。電子鎖作為門戶第一道防線,若在長時間待機或充電狀態下發生故障,後果將不堪設想,不僅有可能造成財物損失,更有可能釀成居家火災。

那麼,該如何降低這樣的風險?首先,消費者在選購電子門鎖時,應選擇擁有完整產品安全認證(如美國FCC、歐盟CE、或ISO國際標準驗證)的品牌,並避免購買無明確來源或價格異常低廉的產品。尤其是在網購平台上,常有許多來自中國、標榜「CP值高」的產品,甚至有宣稱台灣製,實際卻為中國製的產品魚目混珠,往往可能未經安全測試。

其次,在日常使用上,也建議使用原廠建議的電池規格,不要自行更換來路不明的替代品。定期檢查門鎖運作是否正常、電池是否膨脹或異常發熱,也是一種自我防護的方式。

總結來說,電子門鎖確實為生活帶來許多便利,但便利的背後若藏有看不見的危機,代價可能是家庭與人身安全。尤其在現今電子產品琳瑯滿目的環境中,消費者更應該建立「選對電池、選對產品」的基本意識。畢竟,再智慧的科技,也敵不過一顆錯誤產品的破壞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