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莫斯科如何將二戰勝利「工具化」

(德國之聲中文網)穿軍裝的嬰孩,邁著行軍步的小學生:莫斯科紅場5月9日閱兵之際,其它俄羅斯城市也早已提前開始慶祝戰勝納粹德國80周年,小孩子走在前面。

在西伯利亞克麥羅沃,新生兒在產房被打扮成步兵:戴著軍帽、裹著草綠色的毯子。這一裝束旨在象征“與老一輩的連結”。

與此同時,俄羅斯中部城市沃羅涅日,數百名幼兒園孩童帶著用紙箱做的軍車、飛機穿過一個住宅區。

在遠東的符拉迪沃斯托克,1500余名少年兒童作為“勝利的曾孫輩”邁著行軍步穿過市區。地區負責人科舍姆亞庫(Oleg Koshemjako)親自接見,並宣布游行隊伍的最前列是曾在烏克蘭作戰的人員。“今天這些孩童,他們的父親在前線作戰。我們為這些戰士的勇氣感到驕傲,並知道,敵人會像1945年一樣被戰勝。”

發動群眾的工具

5月9日在俄羅斯作為“勝利日”,80年來一直在俄羅斯民眾的家庭中被紀念,並且帶有很多個人的記憶。但俄羅斯國家日益利用這一天來鞏固自身的意識形態。

艾伯特基金會政治學者、來自俄羅斯的尤蘇波夫(Alex Yusupov)向德國之聲表示,過去20年裡,克裡姆林宮學到了將這一天“軍事化”,用以影響許多俄羅斯人的集體記憶,這一天成為政權發動群眾的工具。

特別是逢五逢十的年份,比如今年80周年慶祝,克裡姆林宮會將今昔聯系在一起。

悲傷的日子

在莫斯科生活的政治學者格拉申科夫(Ilja Graschenkow)向德國之聲表示,對普通民眾而言,5月9日仍是“眼含淚水的一個節日”。他回憶說,戰後多年,這一天都是悲傷的日子,沒有任何閱兵式。

如今在以色列生活的獨立政治學者加裡亞莫夫(Abbas Galjamow)表示,烏克蘭戰爭之際,其實沒有舉行閱兵式的必要。“閱兵是戰爭的替代品。和平時期才需要。”他說,俄軍三年來仍未達到其宏偉戰爭目標,讓莫斯科閱兵更成為笑談。“2022年以前,大家都以為,俄羅斯比烏克蘭明顯更強大。結果並非如此。”

加裡亞莫夫表示:“過去三年裡,俄軍甚至在提出主權要求的地區都沒有獲得完全的控制權,更別說攻佔基輔了。”

不過,格拉申科夫在閱兵式前即預計,總統普京不會過於強調烏戰。對普京而言,重要的是,讓慶典看上去“盡量國際化”。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Juri Rescheto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有興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