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就焚燒《古蘭經》案開庭審理
(德國之聲中文網)5月9日,輿論聚焦位於丹麥東部的博恩霍爾姆島(Bornholm),一場引發廣泛關注的審判在那裡開始:兩名男子被控“對古蘭經不恰當處理”。2024年6月,這兩名男子在一場民間節日上,當眾焚燒了穆斯林的聖書古蘭經,並通過臉書向網絡直播了整個過程。
丹麥檢方尚未公布兩名被告的身份以及案件的具體細節,但表示,對兩人的判決可能很快就會作出。
首次適用新法的案例
這次庭審是新法律生效以來第一個適用的刑事審判。新法規定,對宗教經典如《聖經》和《古蘭經》等的“不當處理”將受到懲罰。新法明確禁止焚燒、污損、撕毀或用腳踩踏這些宗教文獻。違反者視情節輕重可被處以罰款,最高可判兩年監禁。
新法於2023年12月7日生效,此前,丹麥和瑞典曾多次發生焚燒古蘭經事件,導致同穆斯林世界的緊張加劇。2023年7月,右翼民粹組織“丹麥愛國者”的成員在多個信仰伊斯蘭國家的大使館前點燃古蘭經,多名個人也多次挑釁性地當眾焚燒古蘭經。
丹麥警方的記錄顯示,僅2023年7月至10月間,就發生了480多起焚燒國旗或宗教書籍的事件。
焚燒古蘭經: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
焚燒經書的行為引發了穆斯林世界的憤怒,此後出現外交沖突,甚至暴力抗議。在伊拉克,一家丹麥援助組織遭襲,巴格達的丹麥使館前爆發激烈示威,瑞典領事館甚至被沖擊並放火焚燒。伊斯蘭恐怖組織“基地”還對這兩個國家發出恐襲威脅,致使兩國反恐等級一度升至次高等級。
在這一背景下,丹麥政府為增強國家安全、防止進一步的挑釁,決定出台新法。時任司法部長彼得·胡梅爾高(Peter Hummelgaard)在推出該法時強調,焚燒古蘭經“損害了丹麥及其國家利益”。
不過,這項法律並非沒有爭議。在2023年12月通過前,議會曾展開長達四小時的激烈辯論。反對派及部分丹麥知識分子擔憂此舉可能限制言論自由。批評者還懷疑政府有政治動機,例如為在2025/2026年爭取聯合國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席位而拉攏穆斯林國家的支持。
諷刺的是,丹麥剛在2017年廢除了可追溯到1683年的“褻瀆罪”條款,而那次也是因焚燒古蘭經引發的爭議。這項廢除當時被視為向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等仍將褻瀆宗教定為重罪的國家發出的自由信號。有關言論自由邊界的話題,在丹麥曾引發激烈辯論。2005年《日德蘭郵報》就曾刊登12幅伊斯蘭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畫,引發穆斯林國家連續數周的集體抗議。
瑞典法律更為模糊
在鄰國瑞典,與丹麥不同的是,焚燒古蘭經並不自動構成犯罪,但它是否構成“煽動民族仇恨”罪,或受到言論自由條款的保護,迄今尚無法院明確裁定。
在個別案例中,瑞典法院已作出判決,例如極右翼丹麥-瑞典雙重國籍政客拉斯穆斯·帕勞丹(Rasmus Paludan)一案。他是仇伊斯蘭的丹麥小黨“堅定路線”的創始人,2023年夏天之後,帕勞丹曾多次在丹麥和瑞典焚燒古蘭經。2024年11月,瑞典司法系統以煽動仇恨罪判處他4個月監禁。
另一個案例是,來自伊拉克、在瑞典尋求庇護的阿拉米族人薩爾萬·莫米卡(Salwan Momika),也在2023年夏天當眾焚燒古蘭經,此舉加劇了北歐與穆斯林世界之間的緊張局勢。他後來多次公然褻瀆、焚毀古蘭經,在瑞典國內以及世界其它地區導致廣泛抗議與騷亂。莫米卡後來因“煽動仇恨”罪名遭到起訴。
然而,就在2025年2月、法院即將宣判的前一天,莫米卡在瑞典其住處的陽台上被不明身份者槍殺。與他同時被起訴的一名共犯不久後被判處數月監禁。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Thomas Latsc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