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農民嘆空包稻損失慘重 立委許智傑勘災爭取補助

【焦點時報/記者蔡宗憲 報導】原本應進入第一期收割階段的稻作,因劇烈天氣變化影響,高雄許多地區的稻田面臨「空包彈」的窘境。由於稻米生產成本高,第一期收成不如預期,許多農車空蕩蕩,農民心情沉重。立委許智傑(5/14日)邀集農糧署、農業部農業改良場、高雄市政府農業局、高雄市鳳山區農會及高雄市議員張漢忠、陳慧文、林智鴻,以及在地埤頂里長謝順和,實地前往鳳山海軍明德訓練班周圍的稻田勘災,了解稻米損害情況,並爭取農損補貼,以將農民損失降至最低。

許智傑表示,接獲民眾陳情及鳳山區農會反映,本應進入第一期收割的稻作受極端氣候影響,稻米受粉不佳,導致大多數稻穗空包倒伏,對辛苦的農民造成重大打擊。他要求農業部及農業局立即啟動農災損害理賠機制,主動關心及協助受災農地,將農民損失降到最低。

高雄市政府農業局科長陳似任表示,對於今年稻米收穫不佳的情況,本局持續關注,只要稻農申報種稻便會自動納保且免保費。若鄉鎮產量減少超過兩成,即可理賠兩萬元。呼籲農民每年受理期間向地方農會投保,以獲得更多保障。

鳳山區農會總幹事潘建仲補充,自古以來,農業發展最大的挑戰在於收入需仰賴天候,尤其稻作成本高,若遭農損衝擊甚大。今日會勘地點位於鳳山區海軍明德訓練班後方,稻農已在此耕作超過70年,但因土地使用疑義,與國防部釐清中,農民想納保卻不被受理。經許智傑爭取,鳳山區農會將為此農地提供一分地補貼2000元農會禮券,並承諾邀集相關單位溝通土地使用問題,為農民爭取權益保障。

許智傑最後呼籲,面對天災造成的農損,政府除應提供農保保障外,還應考慮將AI人工智慧引入農業,如無人機施肥、智慧化農田監控等,以提高生產效率,減輕農業人力成本。他將持續與農業部、高雄市農業局及農會合作推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