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名家綜合

因應美國關稅 臺灣企業通過ISCC驗證 搶占國際永續供應鏈先機

面對美國關稅政策,臺灣出口導向型產業正積極尋求多元市場布局,降低單一市場風險。近年來,歐洲、日韓及東南亞等地區因應氣候法規與品牌採購策略變革,已普遍納入ESG與供應鏈永續要求,許多國際品牌更將ISCC國際永續性與碳驗證,視為綠色採購的必要條件。為搶得市場先機,遠東新世紀(FENC)於2025年4月正式取得ISCC PLUS驗證,涵蓋其再生PET長纖、工業絲與酯粒三大核心產品線,因應國際市場對循環低碳材料的需求,全面強化出口競爭力。昨日舉辦的授證儀式中,由Control Union荷蘭國際驗證機構台灣區總經理曾尚德頒發證書,遠東新世紀營運長張丙秋代表接受證書,副總經理黃全億博士與團隊一同出席見證。此次驗證過程由王聖源總經理所率領的領導力顧問團隊協助完成稽核文件之準備。

由Control Union荷蘭國際驗證機構台灣區總經理曾尚德頒發證書,遠東新世紀營運長張丙秋代表接受證書

遠東新世紀營運長張丙秋在授證儀式中指出,遠東新已在再生PET(r-PET)領域深耕超過30年,從台灣出發,如今已布局全球,產能規模為全球第二大,並在美國、越南、台灣建立了穩固的供應體系。未來五年,全球對r-PET的需求穩定成長,並預期在2050淨零目標推動下加速成長。今天取得ISCC PLUS國際驗證,正是遠東新站穩全球永續供應鏈舞台的關鍵策略。此外,遠東新已將綠色營收占比提升至超過30%,並積極打造高效率的塑膠回收再生技術。我們提出了「3個50」的2030目標,包含減碳50%、綠色產品佔比50%、綠色原料佔比50%。這樣的目標設定,不只是企業內部的KPI,更是對整個產業鏈、乃至下一代所發出的永續承諾。

Control Union循環經濟與永續農業部吳明熹主任表示,Control Union來自荷蘭,成立於1920年,目前在全球80多國提供ISCC、GRS、RCS等循環經濟與永續標準之驗證服務,並已累積超過百年的驗證經驗與專業知識。其中,ISCC是目前國際最多企業採用的循環經濟與永續供應鏈驗證標準之一,不僅涵蓋廢棄塑膠、紡織品、輪胎、廢食用油、農林業廢棄物、永續航空燃油(SAF)等回收材料,更納入供應鏈追溯、產品交易證明、質量平衡、批次溫室氣體計算等創新機制。包括美商輝瑞Pfizer、荷商飛利浦Philips、日商BRIDGESTONE、韓國LG、國際民航組織(CAO)、國際海事組織(IMO)等國際品牌與組織皆已將ISCC列為供應商評估與合格要件。

ISCC是目前國際最多企業採用的循環經濟與永續供應鏈驗證標準之一,納入供應鏈追溯、產品交易證明、質量平衡、批次溫室氣體計算等創新機制。(圖片來源:ISCC)

除了紡織業外,臺灣塑膠石化產業(南亞、中石化)、特用化學產業(崇越電通)、生技醫療產業(近代醫療、大鷹實業)、回收產業(承德油脂、市富大)等標竿企業紛紛導入ISCC國際永續性與碳驗證,積極回應客戶端對永續產品的需求,讓越來越多低碳排、循環回收、生質來源的永續材料可以量產上市。在半導體產業所仰賴的特用化學供應鏈中,也已有多家國際龍頭如Mitsui Chemicals(三井化學)、Asahi Kasei(旭化成)、LG Chem等取得ISCC驗證,推動電子產業與高科技供應鏈全面綠化。這股趨勢亦表明,未來無論產業別,能否提出具公信力的第三方國際驗證與永續交易證明,預防漂綠(Greenwashing)事件發生,已直接影響品牌信任與訂單取得。

企業紛紛導入ISCC,積極回應客戶端對永續產品的需求 (圖片來源:遠東新世紀)

火報

《火報》,每天給您最優質的好新聞。 我們秉持「正義」的精神,為民眾發聲,核心理念是社群共享、優質新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