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媒體:「新時代的中國國家安全」
(德國之聲中文網)《法蘭克福匯報》發表長篇分析文章寫道,中國國務院新近發布的白皮書《新時代的國家安全》大大擴展了“安全”一詞的內涵。根據習近平提出的“總體國家安全觀”,安全不僅僅是軍事問題,也包括政權穩定和捍衛意識形態,以及在科技、農業和能源領域實現自給自足。這篇題為《在所有戰線上開戰》的文章寫道:
“北京試圖把自己塑造成穩定的支柱,但卻絕不承諾會保持克制,這一點在實現其印太地區主張的問題上,表現得尤為突出。白皮書指出:‘個別國家強化亞太軍事同盟,拉攏地區盟伴,構建排他性小集團’,這一表述明顯是針對美國及其盟友的。中國政府稱,‘外部勢力’正日益對中國的邊疆、邊境地區及其周邊地區的安全構成威脅。在不斷惡化的地緣政治環境下,‘一些冷戰時期遺留下來的問題有可能再次激化’。
在國內方面,白皮書強調要與西方所謂的‘普世價值’徹底隔絕:中國必須堅決反對那些‘鼓吹西方民主、自由、人權和所謂普世價值的外國反華勢力’。對中國共產黨來說,基本的民主理念、公民社會以及對個人自由權利的主張,都是對其統治的核心威脅。
2013年,習近平出任黨和國家領導人之後不久,就以‘九號文件’的方式對上述‘危險思想’提出過警告。而這份文件後來也成為中國全面收緊意識形態領域管控的藍圖。
12年前‘九號文件’出台時。曾引起廣泛的震驚。而現如今,它已經成為統治階層的共識,這些被視為‘危險思想’的內容也被正式收入國家安全白皮書:‘如果政治安全得不到保障,中國必然會陷入四分五裂、一盤散沙的局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無從談起。’”
堅決抵制“西方普世價值”
《法蘭克福匯報》的分析文章指出,通過強調政治安全,中國將外部和內部威脅融為一體,宣稱“西方反華勢力千方百計對中國圍堵、打壓、遏制,對中國實施西化、分化戰略,進行滲透、破壞活動。”
“相對之下,這份長篇白皮書對歐洲只是一筆帶過,按照一如既往的說法,白皮書稱歐洲是‘多極世界的重要一極’,北京‘支持歐洲增強戰略自主’。但白皮書並未賦予歐洲任何關鍵性角色,這也印證了一些中國政治觀察者的看法,即北京只是期望維持中歐關系的穩定,並沒有真正認為現在是鼓動歐洲放棄美國靠攏中國的機遇。
盡管台灣問題在這份白皮書中佔據了相當大的篇幅,但絲毫看不出北京的既定立場有任何改變。白皮書強調了‘以和平方式實現統一的誠意’,但絕不承諾放棄武力。種種跡象顯示,中國高層將會繼續保持戰略耐心。不過,正如一位中國問題觀察家所說的那樣,不應依據中方的文件來分析中國的政治走向,‘在與美國及其盟友沖突日益增多的當下,觀察中國政府的實際行動更為重要。’”
《商報》專欄作者Tillmann Prüfer 以詼諧的口吻寫道,如果中美關稅之爭不能及時收場,那麼美國人今年的聖誕氛圍將會失去往年的安寧和和諧,畢竟聖誕樹下放置的那些東西,並非來自森林,而是來自深圳和廣州。這篇題為《讓人揪心的聖誕節》的專欄文章寫道:
讓人揪心的聖誕節
“全套配置的超大號塑料聖誕樹目前售價為1000美元,而一旦加上關稅,它的售價就會變成無人問津的2000美元。類似情況也適合於許多為美國聖誕市場量身定做的中國造產品。尤其是那些一直以來支撐著美國消費狂潮的東西,比如帶LED背景光的電視機,幾乎所有其他商品的情況也大致相同。
當然也有人會說,讓聖誕節返璞歸真,這難道不是件好事嗎!人們又可以相互贈送親手制作的聖誕星,又可以一起烘培聖誕餅干了。大家一起唱歌,而不必再去聽那些中國造‘音樂盒’中傳出的電子音樂了。人們甚至還會想到去教堂參加聖誕彌撒。共同度過的時間,難道不是彼此最珍貴的禮物嗎?
但我的擔憂卻是,如果美國的父母們屆時不得不告訴孩子,今年的禮物不是游戲機,而是一雙手工織成的襪子,和諧的聖誕氣氛將會戛然而止。甚至美國因此爆發內戰也未可知,人們沖入海關搶奪庫存的獨角獸耳機。那時候,特朗普總統別無選擇,將不得不從國外緊急調配一些既能唱歌、又能發光的破爛來充當救援物資。
也許美國總統早已想好了解決方案。前不久,他不是轉發過自己身穿教皇聖袍的AI圖像嗎?既然連他本人都能想象充當上帝在人世間的代表,那直接做上帝之子又何嘗不可呢? 如果年底前,特朗普突然意識到,他本來就是那個歸來的救世主,那麼,聖誕節完全從12月24日改成6月14日他生日這一天。這樣一方面,他爭取到了更多的時間,另一方面,聖誕樹也可以就此改為聖誕棕櫚樹,這豈不是省了很多錢。 ”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媒體看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