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高雄農業局攜手四大單位 啟動半屏山生態復育計畫

【焦點時報/記者蔡宗憲報導】為響應5月22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高雄市政府農業局攜手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屏東分署、內政部國家公園署國家自然公園管理處、兆豐產物保險公司及臺灣山林復育協會等單位,於今(17)日共同舉辦「半屏山原生苗木復育行動」。此次行動旨在移除外來入侵種銀合歡,種植原生樹種,重現半屏山原始森林樣貌,以實際行動守護高雄的生物多樣性。

半屏山作為高雄都會區的重要山林,長期受銀合歡等外來植物入侵影響,原始森林植被已顯著退化,進一步可能導致生物多樣性下降。此次復育計畫目標是恢復百年前半屏山的原生植被景觀,選用高雄特有的耐陰性原生樹種如羅氏鹽膚木、大葉楠及皮孫木等,在銀合歡林下打造「生態樹島」,透過自然競爭機制促進原生植物逐步取代銀合歡。今日活動吸引五大合作單位共200名夥伴參與,親手種下300株原生苗木,復育範圍達0.3公頃。

內政部國家公園署國家自然公園管理處張登文處長表示,半屏山是城市與自然的重要連結帶,這次的合作展現政府跨單位整合與地方參與的成效,我們有信心逐步修復這片山林,成為自然教育與生態保育的典範場域;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屏東分署楊瑞芬分署長表示,過去在半屏山及壽山的復育行動已累計種下超過40種、6,000株原生苗木,逐步恢復森林原有的垂直層次與物種結構,隨著多樣化樹種的成林,未來可吸引更多本土動物回歸棲息,重現高雄郊山生態的豐富樣貌。

兆豐產物保險公司董事長梁正德強調企業的社會責任,保險的核心價值是風險管理與保障未來,而守護自然生態就是守護我們的永續未來,兆豐很榮幸能參與這場有意義的行動,為台灣的生態保育盡一份力;臺灣山林復育協會執行長蔡智豪表示,協會從文獻與標本中回溯半屏山的原始樣貌,進一步在地採集母樹種子、育苗,再以「生態樹島」的方式種回山林,這不只僅僅是種樹,更是讓這片山林重新訴說屬於它自己的故事。

高雄市政府農業局長姚志旺指出,農業局提供燕巢的「深水苗圃」作為苗木撫育中繼基地,臺灣山林復育協會從高雄山區所採集的原生種子育苗後,送入苗圃培育苗木供造林及復育使用,透過這項橫跨中央與地方、官方與民間的合作,不僅減緩了銀合歡等外來植物的入侵危機,更是以自然為師、生態為本,邁向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重要一步,期盼未來有更多的企業團體加入我們的行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