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4年漲50%!德國食物為什麼貴成這樣?
(德國之聲中文網)近年來,德國的食品價格飛漲,讓不少家庭感到壓力倍增。根據德國消費者諮詢中心的數據,從 2021 到 2024 年,奶油與橄欖油的價格上漲了 64%,麵包漲了 37%,肉類 35%,乳製品與雞蛋上漲 32%,其他如水與果汁、咖啡茶可可、蔬果等也都有不小的漲幅。
物價變貴的背後有許多原因。能源與化肥價格上升,加上技術勞工短缺與供應鏈問題,都讓成本節節攀升。2022 和 2023 年的漲幅尤其大,增幅一度達到 12%,這主要是受到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及其引發的能源危機所影響。
但氣候變遷也正悄悄推高食物價格。暖冬、熱浪、乾旱與洪災頻傳,使全球農作物減產,加上儲存與保鮮所需的能源成本提高,都進一步推高食品價格。有研究顯示,2022 年的熱浪就導致歐洲食品價格平均上漲了 0.67%。
德國經濟連續第二年負增長 2024年萎縮0.2%
因天氣極端導致的欠收,往往會造成最大幅度漲幅:2020–2024年,橄欖油價格上漲 98%,糖價格上漲 71%,小麥麵粉 57%,柳橙汁 55%,可可 41%,馬鈴薯也漲了 39%。
更令人擔憂的是,這股趨勢還可能持續。一項由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與歐洲央行共同發布的研究指出,若依照目前的氣候變化發展,到 2035 年,全球糧食通膨可能每年增加 0.9% 到 3.2%。玉米、稻米、大豆等主食作物將受影響最為嚴重。
#通貨膨脹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Jonas M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