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攝護腺肥大手術新突破 醫:術後漏尿風險大幅降低
攝護腺肥大是中老年男性常見的健康問題。根據統計,50歲以後約有5成男性開始出現因攝護腺肥大引起的泌尿道症狀,如頻尿、夜尿、尿急、尿流變細等。到了80歲,這個比例更高達8成。
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醫師張雲筑指出,攝護腺肥大症狀常會隨年齡增長而加劇。當症狀明顯影響生活,或已出現併發症如尿滯留、泌尿道感染、血尿等,便需考慮進一步的治療方式,包括藥物與手術治療。
然而,手術治療一直存在一個令人困擾的問題。由於攝護腺肥大患者的膀胱長期被肥大增生的攝護腺組織阻塞出口,產生神經訊號異常的現象。手術後,當阻塞驟然解除,膀胱需要重新與泌尿道進行互動協調,因此部分患者在術後短期內可能出現暫時性的尿失禁。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張雲筑醫師團隊發展出結合「膀胱頸黏膜保留技巧」的銩雷射剜除術。這種新技術可精確找出天然膀胱頸與肥大組織的交界,將攝護腺肥大增生區處理乾淨,同時避免術中對膀胱的破壞和刺激,有助於減少術後短期內新發性尿失禁的風險。
統計近五年術後追蹤成果顯示,採用這種新技術後,新發性急迫性尿失禁的機率大幅減少,僅有過往文獻統計的十分之一。這項突破性成果獲得歐洲泌尿科醫學會及日本泌尿科醫學會的肯定,並受邀發表手術成果。
張雲筑醫師提醒,當出現排尿頻繁、急尿、夜尿、尿流緩慢等狀況時,應及早就醫,並與專業醫師討論合適的治療方式。同時,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飲食及運動,控制體重、降低卡路里的攝取量,可多攝取茄紅素、南瓜籽等食物以抑制發炎反應。
此外,醫師也提醒,超過50歲的男性應定期抽血檢查PSA數值,這有助於早期發現症狀相似的攝護腺癌。攝護腺癌初期症狀與攝護腺肥大相似,易被混淆。若發展到晚期,可能出現排尿困難、血尿或骨頭疼痛等症狀,治療將更加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