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為中國祈禱日:德國主教會議稱中國信徒在困境中發揮創造力

(德國之聲中文網)每年5月24日是上海佘山的“聖母進教之佑”紀念日。自2007年起,由時任教宗本篤十六世定為世界為中國教會祈禱日。

今年,德國主教會議主席邁爾(Bertram Meier)向德國信徒發出迫切呼籲。他說道:“看上去不足為奇,但鑑於中國信徒的困難處境,這是極不尋常的:瑪麗亞、約瑟和聖嬰做成一米高的漫畫式紙牌形象,貼在西安古老的大教堂外。”邁爾說,這不但讓天主教徒感到鼓舞,也喚起了不是基督徒的人們的興趣。

邁爾說,由於天主教會與其它宗教團體一樣,在中國不允許公開傳教,那裡的信徒采取了創意性的手段,來表明他們的存在,並利用其嚴格受限的空間。他們的“勇氣和創造力是值得欽佩的”,邁爾說道。“他們不斷得以開辟空間,向周圍的人們傳遞福音的信息。”

德國主教會議的新聞稿中寫道,據估計約1000萬天主教徒以及4000萬新教徒在中國的困境,從溫州主教邵祝敏的例子中可見一斑。2024年12月底,邵祝敏舉行未經批准的禮拜儀式,結果受到約合25000歐元的罰款。由於他堅稱教會活動並不違法,並拒絕繳納罰款,於2025年3月被暫時拘留。這並非單一的案例。

邁爾表示:“不斷發生恐嚇、罰款的事件,有時也發生拘留的情況。神職人員受到壓力,向共產黨表明忠誠,並將其宗教信仰與國家指定的敘事方式相符合。這不但是為了控制,最終也是架空中國宗教信仰的獨立性。”

德國主教會議也提到中梵之間的主教任命協定,表示其運作並非毫無摩擦。例如,2023年4月,北京單方面任命沈斌為上海教區主教。羅馬事後不得不接受這一決定。

德國主教會議的新聞稿中寫道,對中共領導層而言,宗教信仰絕非僅僅是精神上的事務,而更多被視為政治上潛在的不穩定因素。而借助人工智能,國家如今能更有效地監控各宗教團體。

邁爾表示,為中國基督徒禱告前所未有的迫切。“基督信仰與自由是不可分的,特別是信仰自由。”他呼籲為那些在壓迫中仍滿懷盼望的中國信徒祈禱。

(天主教通訊社、德國主教會議)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