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母宮舉辦《天人合一》感恩祈福 伎樂齋天供佛儀典 傳遞天地共生的敬天精神
為弘揚敬天法祖、感恩祈福的宗教文化精神,桃園市龍潭區地母宮於近日隆重舉辦《天人合一》為主題的「感恩祈福 伎樂齋天供佛」儀典,結合傳統齋天禮儀與莊嚴伎樂獻供,邀請眾多信眾共同參與,現場香火鼎盛,氣氛肅穆莊嚴。
本次活動秉持「天地人合一」的理念,設置齋壇、敬備供品,舉行古禮齋天儀式,以香花燈果之供,虔誠奉獻天地神明,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災疫遠離。整場儀式依循傳統科儀進行,展現道教與民間信仰中敬天祀神的莊嚴精神。
最受矚目的,是由藝師團隊獻上的「伎樂供佛」表演,融合古典樂舞與宗教儀式,舞者隨鼓樂曼舞,以肢體語言傳遞信仰的敬意。此乃仿效古代朝廷或寺廟中以樂舞敬神的方式,表達人間虔誠,祈願與神明共振,達成天人感應、五福臨門之願。
此外,現場亦設有祈福牌位與點燈區,讓參與民眾誠心發願,祈求家庭和順、事業昌隆、社會安和。信眾們齊聚一堂,焚香祈願,場面肅然感人,展現出地方信仰文化的深厚底蘊。
陳振漢里長致詞表示:非常感謝臺灣堯舜禹文化學會率領[華夏天女敦煌舞群],前來地母宮舉辦這麼有意義的活動;今天早上我們將凌雲里轄區內6座土地公廟的土地公,都恭敬迎請過來一同參與盛會,同時我率領數十位凌雲里守望相助隊的隊員及里民們親自參與,為地方的安全祥和虔誠祝禱。臺灣堯舜禹文化學會劉雪筠執行長也致詞表示:近幾年來,本學會基於弘揚華夏文化、共同提昇宮廟文化之初衷,持續舉辦逾二百場的伎樂齋天供佛儀典,見證了台灣各地多所宮廟、寺院的傳承與變遷;今日有此因緣參訪龍潭地母宮,因而了解[地母至尊]掌管大地山川、職司生育萬物,陰陽合德生成世間萬物,故地母信仰實源於人類對土地與自然的崇敬,並衍生出后土信仰暨感恩父母祖先的孝道精神,這對於現代人因應當前瞬息萬變的世界,以及價值觀混淆紊亂的現實環境,更凸顯其重要的意義。
臺灣堯舜禹文化學會理事長林呈財博士亦蒞臨地母宮,他首先帶領全體與會人員誠敬禮佛參拜,接著為今日之儀典做了一番精闢的總結,他特別強調歷史典故蘊含的智慧所帶來的啟發,也講到歷史上“為母則強”的代表性人物—-孔母為子尋良師、孟母為子而三遷,正是教導子女自幼培養正確的人生觀;人生來之不易,此生就是要來修正自己、幫助自己成長,而今日到此感恩皇天后土,慎終追遠,就是最佳的自我成長之道。
最後,陳振漢里長代表黃榮煥主委誠摯地致贈一禎感謝狀,表達對臺灣堯舜禹文化學會《華夏天女敦煌舞群》的感謝與肯定,全體參與者也歡歡喜喜地留下一張充滿感恩心的大合照,為此感恩祈福儀典畫上一個圓滿的句點。
這篇文章 地母宮舉辦《天人合一》感恩祈福 伎樂齋天供佛儀典 傳遞天地共生的敬天精神 最早出現於 台灣新聞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