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生物多樣性國際日」 臺東縣府攜手台大與屏科大共同推動白花蝴蝶蘭返鄉復育活動

「生物多樣性國際日」 臺東縣府攜手台大與屏科大共同推動白花蝴蝶蘭返鄉復育活動

[台灣新聞雲報]記王立偉/台東報導

為推動原生植物復育與永續生態保育,臺東縣政府21日攜手國立臺灣大學、屏東科技大學及安朔國民小學,結合受保護樹木保育工作,共同展開極危植物白花蝴蝶蘭(Phalaenopsis aphrodite subsp. formosana)的保育與教育推廣行動,活動於安朔國小舉行,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李勇毅副教授、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主任吳羽婷及陳美惠教授於現場展示種苗培育成果,並指導安朔國小師生及部落族人於校園進行野放活動,展現產官學合作守護生態的決心。

臺東縣政府農業處表示,白花蝴蝶蘭為臺灣揚名國際的原生蘭花,也是臺東縣於民國73年(1984)選定的縣花,特別在522生物多樣性國際日前舉辦這次活動,透過學術單位的技術支援與在地學校的積極參與,期望白花蝴蝶蘭能在原生地重新繁盛,同時推動地方生態教育,讓保育工作落實在日常生活中。

臺灣大學李勇毅副教授說明,白花蝴蝶蘭為臺灣特有原生蘭花,是臺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名錄中認定的國家極危(NCR)物種,在過去的採集紀錄中,其分布只在臺灣東邊的臺東縣境內達仁鄉南田村、大武鄉與安朔村與外島蘭嶼,恆春半島北邊的屏東縣獅子鄉、與東邊的牡丹鄉、滿洲鄉等少數地區曾發現過的紀錄,因環境變遷,野外數量逐漸稀少,透過這次活動,喚起對生態保育及生物多樣性的重視。

屏科大森林系主任吳羽婷提到,該校達仁林場位於達仁鄉境內,近期與陳美惠教授協同與達仁鄉的安朔、森永村共同推動原住民族地區資源共同管理事務,也成立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原住民族地區資源共同管理會,白花蝴蝶蘭的白色代表著純潔、真誠和開端,蝴蝶蘭的花語是幸福和美好,希望白花蝴蝶蘭是屏科大與原住民部落和平的象徵,我們將持續與地方部落溝通與合作,接下來本系也會有老師們投入民族植物盤點與環境教育活動,為部落建立民族植物資料庫與分布地圖。

達仁鄉安朔國小校長吳素貞指出,復育活動結合校園課程宣導樹木保護環境與生態保育觀念等教育推廣課程,有助於同學們對原生於部落的珍貴植物有所認識,也能對同學們對自己家鄉特殊的環境產生在地的認同感,此次活動透過實際參與復育的過程,讓生態保育得觀念能深植在未來國家棟樑的心中,未來白花蝴蝶蘭在校園也能成為學校環境教育的活體教材與亮點。

這篇文章 「生物多樣性國際日」 臺東縣府攜手台大與屏科大共同推動白花蝴蝶蘭返鄉復育活動 最早出現於 台灣新聞雲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