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若爆發台海戰爭 投資者恐難覓避險之道

(德國之聲中文網)如果現在發生台海戰爭,世界將會怎樣?對此每個人可能都有自己的設想,不過從金融投資的角度,答案幾乎是肯定的,台灣經濟受重創、證券市場跳水……甚至迅速引發全球金融海嘯。

早在2024年,彭博經濟研究所等就曾做出預測,如果台海開戰全球GDP將蒸發10%,影響遠超新冠疫情。

新加坡對沖基金阿拉瓦利資產管理公司(Aravali Asset Management)的首席投資經理戴夫(Mukesh Dave)近日對路透社表示,如果中國攻台,這種金融風險將難以對沖。他說,“你無法進行交易,這種貨幣(台幣)可能會完全消失”。

台海風險指數不斷攀升

早在2023年,時任美國中情局局長伯恩斯(William Burns)就表示,美國獲情報習近平曾命令軍隊准備好在2027年之前攻台,雖然這並不意味著這位中國領導人已經做出了在某一年攻台的決定,但“我不會低估習主席在台灣問題上的野心”。

自特朗普去年11月贏得美國大選以來,投行巨頭高盛的“台海風險指數”不斷攀升。該通過統計提及台海緊張局勢的新聞文章數量來衡量地緣政治風險。

這位美國總統大談新全球秩序,而且對於俄羅斯侵佔大片烏克蘭領土表現得無動於衷,這引發了人們對這屆美國政府是否會在中國攻台之下保衛台灣的懷疑。

今年4月初,中國軍方在台灣周圍進行了兩天的大型軍演。北京稱,軍演是對“台獨分裂勢力”的嚴重警告, “台獨”意味著戰爭。

5月20日,台灣總統賴清德在其就任一周年的新聞發布會上語調相對溫和,稱願與大陸尋求和平共處,但中國國台辦卻稱其言論是“兩面派”,“無法阻止國家統一的必然趨勢”。

據路透社報道,在博彩平台Polymarket上,中國攻台的賠率已從今年早些時候的接近於零上升至12%。

避險情緒蔓延

盡管台灣的一些投資人認為外界在高估戰爭可能性,但全球養老金和機構投資者已經開始通過分散投資和壓力測試應對潛在危機。據路透社報道,2025年迄今,憂心忡忡的外國投資者已從台灣股市撤資近110億美元。而台灣加權指數今年已經下跌超過5%。

“如果發生針對台灣的入侵,投資選擇只有兩個。要麼繼續留在市場裡並接受極端波動,要麼馬上撤出保本,”貝爾福資本集團首席投資官、資深投資人勞倫斯(Steve Lawrence)對路透社說。

對特朗普關稅的擔憂

投資者撤資不僅基於戰爭風險,其中也不乏對特朗普關稅政策的擔憂。這位美國總統新的關稅政策已經波及了以台積電為核心的台灣科技產業。

台積電在台灣被稱為“護國神山”,是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廠,其主要客戶包括英偉達和蘋果。台積電在全球半導體行業的影響力也對於台灣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新加坡對沖基金的戴夫對路透社說,台積電是如此重要,以至於投資者期望,美國會因此保衛台灣。

前美國總統拜登曾數次公開表示會防衛台灣,似乎偏離了美國長期奉行的“戰略模糊”。然而在特朗普上台以後,一切都變得模糊起來了,這位堅持“MAGA”(“讓美國再次偉大”的英文縮寫)的總統將台積電也納入關稅討論範疇。這當然也讓投資者感到不安。

台灣知名股市分析師、統一投顧的董事長黎方國對路透社表示,外國投資者們誤判了台海戰爭的風險程度,稱不應該從地緣政治風險角度對金融風險進行解讀,因為“核心問題是關稅”。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德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