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德國在電池專利競賽中落後亞洲
(德國之聲中文網)在電動車技術的核心領域——電池技術方面,亞洲企業正迅速拉開與德國的差距。根據德國專利與商標局(DPMA)最新年度報告,2024年韓國、中國和日本三國在該領域的專利申請量大幅增長,而德國的增長則相對疲弱。
報告指出,2024年由德國專利局與歐洲專利局聯合發布的電池相關專利申請總數為7242件,較2023年增長了16.6%。其中增長的主力來自亞洲企業:韓國以1817件專利申請居首,同比增長10.3%;中國以1591件居次,同比增長22.6%;日本則以1136件躍居第三,同比增長7.8%,超過了德國。
相比之下,德國企業、研究機構及個人發明人提交的專利申請數量僅增長1.9%,為1112件。報告還指出,全球範圍內電池技術的前三大專利申請企業分別為韓國LG、中國電池巨頭寧德時代(CATL)和韓國三星。
德國在太陽能領域表現突出
盡管在電池技術上落後,但德國在太陽能技術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德國專利與商標局指出,2024年光伏與太陽能熱能技術的專利申請總數同比增長15.1%,其中德國本土申請增長尤為顯著,增長率達57.3%,總數達到184項,超過中國,位列全球第一。
值得注意的是,德國太陽能專利申請中有近三成來自私人發明人,這在其他技術領域已不多見。專利內容不僅涉及核心太陽能技術,還包括太陽能板的安裝結構等輔助創新。
DPMA也提醒,由於專利通常在提交後18個月才會公開,因此報告中所反映的技術趨勢具有一定時間延遲。
DW中文有 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德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