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德語媒體:從重金屬歌手到台灣駐芬蘭代表

(德國之聲中文網)《新蘇黎世報》發表長篇報道,介紹了台灣新任駐芬蘭代表林昶佐。報道稱,台灣駐外代表的人事更迭,通常不會引起媒體關注。但此次對林昶佐的任命,卻引起了著名音樂雜志《Metal Injection》或《Rock Hard》的關注,可見這是一次非同一般的任命。這篇題為《台灣的吶喊大使》的報道寫道:

“台灣已經任命林昶佐(Freddy Lim)為新任駐芬蘭代表。這位49歲的駐外代表在台灣以外最廣為人知的身份,是重金屬樂隊‘閃靈’(Chthonic)的主唱。林昶佐在1995年就讀大學時與同學及現任妻子一同組建了這支樂隊。每逢演出,林昶佐都是一身重金屬的標准配置:身著黑衣、濃妝豔抹,並在台上嘶吼吶喊,風格張揚。

林昶佐獲此任命,當然不只是因為他擅長嘶吼吶喊。2014年的大學生抗議活動後,林昶佐決定投身政治。他先後擔任了兩屆立法委員,先是代表新成立的政黨‘時代力量’,後來又以無黨身份連任。而他所代表的台北選區原本是長期由親中保守派的國民黨所掌控的。

林昶佐對中國持強烈的批評態度。2015年接受《台北時報》采訪時,林昶佐表示,他曾對兩岸統一深信不疑,因為青少年時代課本上就是這樣灌輸的。成年後,他閱讀了一些關於台灣歷史的書籍後才意識到,國民黨從大陸逃至台灣後,犯下了諸多的罪行。如今,他已成為台灣獨立的堅定捍衛者。

林昶佐作為人權工作者的經歷,也進一步強化了他對中國的批評立場。2010年至2014年,林昶佐曾擔任大赦國際駐台辦事處的負責人。2020年接受《新蘇黎世報》采訪時,林昶佐表示:‘我們必須支持所有試圖同中國抗爭的人:香港人,藏人以及維吾爾人。’對北京來說,林昶佐早已成為‘不受歡迎的人’。他表示,他本人從未去過中國,他的‘閃靈’樂隊過去本來會定期去香港演出,但現在也被禁演。”

《新蘇黎世報》的報道稱,由於北京堅持“一個中國”政策,並認為台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因此台灣的外交空間日益縮小,目前只剩下12個正式的邦交國。也正因為如此,林昶佐在芬蘭所負責的機構,並不能被稱為“大使館”,而只是“台北駐芬蘭代表處”。

“對台北來說,與歐洲各國的非官方接觸也是一種艱難的平衡:一方面台灣希望在國際上獲得更多能見度,為台灣爭取認同;但另一方面若動作過大,則容易引發北京的強烈反彈,進而給對方國家帶來壓力。

2021年,立陶宛同意台灣開設‘台灣代表處’而非‘台北代表處’後,北京撤回駐立陶宛大使,並對該國實施經濟制裁。但在歐盟的支持下,該代表處的名稱得以保留至今。

由於政治往來過於敏感,因此台北當局通常更加強調與各國的經濟和文化合作。例如,台灣駐奧地利的機構就命名為‘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而其負責人則是台灣國家交響樂團的前團長。

也就是說,林昶佐並非台灣第一位有著音樂人背景的外交官。一般認為,林昶佐將能夠成功扮演外交官角色,畢竟他此前也成功地完成了從音樂人到立法委員的身份轉變。曾經與林昶佐見過面的人都表示,同他在舞台上的表現截然不同,現實生活中的林昶佐友善文雅,甚至略顯靦腆。”

周一出版的《柏林日報》以《對華政策即將轉彎?》為題,報道了上周五德國新總理梅爾茨同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通話。這也是基民盟政治家梅爾茨當選總理後,首次同習近平通話。文章寫道:

“美國政府激進的關稅政策引發了德國企業界的警惕。已有30位德國企業首席執行官致函梅爾茨,呼籲他采取進一步靠攏中國的政策。這些企業家認為,特朗普的貿易政策令德國必須采取這樣的步驟。

然而,梅爾茨在競選期間一直表現出對華極其強硬的立場。他曾警告企業減少在華投資,甚至主張歐洲應在印太地區建立海軍基地。
就任總理後的首次議院演講中,梅爾茨也曾強調,德中關系中充滿了‘制度性對抗和霸權政治的色彩’。他表示北京與莫斯科之間密切關系‘非常令人擔憂’。梅爾茨在聯邦議院的演說中強調,盡管中國在全球性挑戰中仍是德國和歐盟的重要伙伴,但柏林將努力對北京實施‘戰略性風險最低化’政策,並減少對中國的‘單方面依賴’。

不過,對於德國總理來說,堅持反中國路線將變得異常困難。鑑於同美國關稅爭端的升級,同中國保持良好的貿易關系已經變得比以往更為重要。”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媒體看中國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有興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