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台幣急升恐引爆壽險業深水炸彈?金管會回應對策
商傳媒|記者責任編輯/綜合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回鍋白宮後,推出一連串貿易新政,對全球總經帶來驚濤駭浪,同時擾動資本流動秩序。《彭博》報導指出,亞洲出口大國長年「賣貨給美國、資金回流美債」的策略,正面臨自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最嚴峻的挑戰,總規模高達7.5兆美元的亞洲對美投資模式出現鬆動跡象,而台灣首當其衝。
今年4月,川普政府啟動「對等關稅」政策導致美元走弱,台灣壽險業單月認列海外投資損失達6.2億美元。5月初,新台幣在兩天內暴漲8.5%,創近40年來最大升幅,導致未對沖部位面臨高達180億美元的潛在損失,重創壽險資本適足率(RBC),連帶影響2026年是否可順利接軌TW-ICS的過度化措施。高盛分析,台幣若再升值10%,恐讓壽險業帳上淨值蒸發逾五成。
台灣壽險長年將龐大美元貿易順差轉投美債與美股,金額高達2940億美元,其中九成以上未避險,資產帳面價值高度依賴匯率穩定。金管會雖緊急回應表示,壽險業海外曝險「控管在可接受範圍內」,但市場信心明顯動搖。
近日台幣再度升破30元大關,對壽險業衝擊漣漪不斷,甚至影響申請適用接軌ICS過渡性措施。對此,金管會主委彭金隆在出席端午節前例行記者會時坦言,「新台幣匯率劇烈波動始料未及,監理官不是僵固的,保險局會研議是否給予業者緩衝,假設6月30日財報的RBC未達標,會再給一次機會」,但目前尚未定案。
亞洲其他國家亦開始重新評估對美資產配置,日本最大壽險公司尋求減碼美債,澳洲主權基金表示對美投資配置已達高點;中國則在3月減持美債,被市場解讀為資本「去美元化」的先行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