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德國批評以色列的口氣強硬起來 僅此而已

(德國之聲中文網)德國新任總理梅爾茨(Friedrich Merz, 也譯默茨)周一(5月26日)就以色列在加沙的軍事行動明白無誤地發表了看法,“坦率地說,我已經不再理解以色列軍隊當下在加沙的行動目標是什麼。”

梅爾茨說,他認為以色列已經越過了一條紅線,違反了人道主義國際法,加重加沙平民的苦難,“這已經無法繼續以打擊哈馬斯恐怖主義作為正當理由”。

德國的“國家理性”(Staatsräson)

2023年10月7日,極端組織哈馬斯對以色列發動恐怖襲擊,此後至今,德國政府的官方立場一直是:以色列有權自衛,哈馬斯挑戰了以色列的生存權。上屆政府的肖爾茨總理和貝爾博克外長所有的表態都本著這一原則。

今年5月中旬,德國新政府上台後,梅爾茨和外交部長瓦德富爾(Johann Wadephul)起初的相關表態也延續了這一立場。他們強調,德國的“國家理性”即對納粹政權(1933-1945)大規模屠殺歐洲猶太人所承擔的歷史責任,要求德國無條件捍衛以色列的生存權。

對於梅爾茨明確地批評以色列在加沙的軍事行動,以色列駐德國大使普羅索爾(Ron Prosor)回應稱,“如果梅爾茨對以色列表達批評,我們會非常認真傾聽,因為他是我們的朋友。”

梅爾茨總理周二(5月27日)訪問芬蘭期間表示,他呼籲以色列政府允許人道援助進入,確保加沙地帶居民的糧食安全。至於德國對以色列的政策是否需要改變,梅爾茨表示,會在政府內部進行討論。

英法加領導人對以色列威脅制裁

在西方,越來越多的國家對以色列的行為提出尖銳批評,但德國一直相對保持低調,而這使德國開始變得孤立。法國總統馬克龍上周就表示,“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政府目前的所作所為,是不可接受的,是一種恥辱。沒有水,沒有藥品,傷員也無法撤離。”

上周一,英國、法國和加拿大領導人發表聲明,“強烈反對”以色列擴大對加沙的軍事攻勢,稱如果以色列不停止攻擊並解除對巴勒斯坦地區援助的限制,如有必要將對以色列實施制裁。

自今年3月以來,以色列封鎖了對加沙地帶約220萬人的人道援助物資,直到大約一周前才略微放寬。5月份,已有報道稱加沙出現了餓死兒童的情況。本周,在僅有被以色列允許發送食品的援救中心,場面混亂,甚至有沖擊和搶劫的現象,以色列士兵鳴槍,有人喪生。

幾乎在同一時間,以軍在加沙發動了新的軍事攻勢,對當地居民造成了災難性的後果,死傷無數。以色列國內,極右翼政府中的部分人士公開呼籲將巴勒斯坦人永遠驅逐出加沙地帶。以色列左翼的《國土報》最近發表的一份對以色列猶太人(以色列人口中約20%為阿拉伯裔)的調查顯示,82%的居民贊成將巴勒斯坦人驅逐出加沙地帶。

德國政府在行動上沒有變化

上述關於加沙地區嚴重飢荒和醫療條件惡化的報道,在德國各界引發強烈反響。根據德國電視二台上周末發布的一份民意調查,德國八成受訪者認為以色列軍方在加沙的行動缺乏正當性。上周末及本周初,社民黨的多位政治家呼籲暫停對以色列的的武器出口。社民黨聯邦議員卡德瑪托裡(Isabel Cademartori)周一在社交平台X上寫道,“對以色列的武器出口必須暫停,因為德國不能參與以色列政府可能犯下的戰爭罪。”她警告稱,否則德國自己也可能面臨國際法庭的指控。

這些擔憂其實早已在柏林政界被私下議論,但迄今從未影響到政府的官方表態。據專家估計,2024年德國向以色列出口了價值約1.61億歐元的武器,是以色列居美國之後的第二大軍火供應商。

德國外長瓦德富爾周一(5月26日)訪問西班牙時,被問到對以色列實施武器禁運的問題,東道國西班牙政府一向主張停止向以色列提供武器。不過,瓦德富爾認為這樣做並不合適,在與西班牙外長阿爾瓦雷斯(Albares)會晤後,他說,“沒有人認可目前的加沙局勢可以延續下去,德國也不例外。”

觀察家認為,盡管語氣趨於強硬,但德國政府對以色列的立場似乎沒有任何變化,即繼續支持以色列,同時對內塔尼亞胡政府表達更多的批評,僅此而已。

還在競選時期,梅爾茨曾表示會邀請內塔尼亞胡訪德,他明知國際刑事法院已於2024年秋天對其發出逮捕令,一旦內塔尼亞胡踏上德國的土地,作為國際刑事法院成員國,德國有義務執行逮捕令。不過,梅爾茨當選總理後沒有再提起過這一邀請。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Jens Thurau, 德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