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

科技偵辦關鍵破案 檢警調閱9441次監視畫面起訴高雄分屍案嫌犯

▲高雄連環分屍殺人案地檢署偵查終結,凶嫌張介宗被檢察官依3個殺人罪起訴,並求處3個死刑。(圖/賴傳媒 翻攝畫面)

南部最大聲/記者  楊維安 高雄報導

高雄震驚全台的連環殺人分屍案,檢警今日(28日)偵查終結,起訴73歲張介宗涉嫌在住處陸續殺害3名婦人,並分屍棄屍於高雄港及前鎮河道,全案最終依殺人及遺棄屍體等罪將其起訴,並求處三個死刑。

此案於今年2月由第三名被害人——71歲趙林姓婦人的失蹤通報揭露。警方調閱其行蹤發現,趙婦最後一次被拍到的畫面,是她於2月2日傍晚與張男一同走入其位於前鎮區的住處,之後便未再現身。警方自此展開密集調查,動用377名警力,歷時數週,調閱監視器畫面次數達9441次,共比對2855支監視器影像,才拼湊出完整犯案軌跡,成為破案關鍵。

檢警查出,張男自2023年11月底至2024年2月間,先後在住處殺害並肢解三名婦人,分別為其大嫂張黃姓婦人、一名居住左營的75歲張姓婦人、以及最後揭案的趙林婦。屍體經分解後,以垃圾袋包裹,分批棄置於前鎮第五船渠與高雄港水域,部分更疑似進入垃圾車系統焚毀處理。

儘管張介宗落網後始終否認犯案,但警方透過監視影像掌握三名被害人先後進入其住處後失聯,並錄得他分別於深夜或清晨多次出門、手提重物的行為。更進一步在其住處內查扣榔頭、剪刀、尖嘴鉗等工具,經鑑識比對,與部分屍塊傷痕吻合;浴室檢出三組不同女性DNA,亦與三名失蹤婦人一致。

其中,張介宗雖試圖掩蓋血跡,事後還重新粉刷牆面,但仍遭警方以專業鑑識技術檢出受害者血跡。大嫂張黃婦人頭顱漂至高雄港碼頭遭民眾發現,亦為重要佐證。

此外,檢警調閱金融交易紀錄與交通紀錄,掌握張嫌在犯案後取用被害人一卡通搭乘大眾運輸,以及提領現金等行動,進一步佐證其涉案事實。

綜合大量監視影像、現場鑑識與數據比對證據,檢方認定張介宗犯案證據確鑿,於今日正式起訴,並請求法院分別對3起殺人罪嫌各判處死刑。

本案尚未經法院審判確定,依《刑事訴訟法》規定應推定為無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