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被指虛假折扣、壓力營銷 Shein面臨歐盟罰款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快時尚電商Shein(中文名希音)被要求在一個月內回復並承諾解決歐盟委員會調查中所發現的問題。

據法新社報道,歐盟委員會表示,Shein面對消費者使用了一系列不合規的營銷手段,其中包括虛假折扣、“虛假購買截止日期”,以促使消費者趕快在該平台下單。另外,Shein在消費者退貨、退款的合法權益方面存在“缺失、不正確和誤導性的信息”,還存在宣傳產品優勢時使用虛假信息等問題。

這些問題是歐盟委員會與比利時、法國、愛爾蘭和荷蘭消費者監管機構在今年2月的聯合調查中發現的。

歐盟方面的消費者保護官員麥格拉斯(Michael McGrath)說:“歐盟消費者保護法並非可有可無,而是在所有情況下都必須適用。”他表示,Shein必須現在就采取行動,遵守規則,使其做法完全符合歐盟標准。

據法新社報道,Shein方面已經作出回應,表示正在與監管機構合作解決這些問題。

作為一家中國快時尚公司,Shein還有一系列其他爭議,例如“新疆棉”、款式抄襲、商標侵權、空運海量小包裹繞過歐盟關稅等。

歐盟計劃對海量小包裹收費

根據歐盟委員會的數據,2024年大約有46億個小包裹(指單價不超過150歐元的包裹)進入歐盟市場,相當於每天1200萬個小包裹。其中超過90%來自中國。目前,這些小包裹可以免稅進入歐盟。

歐盟方面上周表示,准備對湧入歐盟的海量小包裹征收每件2歐元的固定費用,這將給Temu、Shein等熱門電商平台帶來影響。

此前,美國政府已經取消了針對低價進口商品的“小額豁免”(De minimis)政策。800美元以下的小包裹不能再免稅進入美國。

歐盟加強相關監管

Shein、Temu等主打廉價商品的平台崛起讓西方監管機構在多個方面感到擔憂。除了這些平台在利用最低免稅額規定的海關漏洞外,平台上銷售的許多產品也未能達到安全、環保標准。

一段時間以來,歐盟方面加強了相關監管。今年2月,歐委會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已經要求Shein 提供內部文件,詳細說明其平台上可能存在的非法內容和商品風險。歐委會還要求Shein提供具體資料,闡明已經采取哪些措施以降低涉及消費者保護、公共健康以及用戶福祉的相關風險。

如何避免陷入消費陷阱?

在當今數字時代,無論身處何方,網絡商家的營銷無所不在。對於消費者而言,避免陷入一些商家的營銷圈套、消費陷阱至關重要。

德國最知名的獨立消費者測試機構Stiftung Warentest(德國商品檢測基金會)去年在其網站發文,詳述了一些網站和APP試圖操縱消費者的伎倆,其中包括制造情感壓力、提供混亂信息、現金獎勵引誘、制造時間壓力促使消費者趕快下單等等。雖然該文並非針對Shein,但對於消費者仍有借鑑意義。

網站編輯也給出了消費者避免上當的建議,提醒消費者不要有時間壓力,在弄清情況、仔細檢查之後再做選擇,而且一旦上當就要聯系商家以及消協等機構。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德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