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賴清德承諾購買更多美貨 強化台灣抗壓性

(德國之聲中文網)台灣總統賴清德周二(5月27日)承諾將購買更多美國產品,包括天然氣、石油、武器與農產品。這個自治島嶼面臨特朗普政府可能征收32%關稅的威脅,正尋求與美國建立更緊密的聯系。

賴清德在接待美國國會訪問團時表示,台灣將擴大采購美國的天然氣、石油、軍備與農產品,藉以強化能源自主與供應韌性。

賴清德表示,擴大采購美國商品將有助於促進雙邊貿易平衡,減少貿易逆差,並強化台灣在國際能源市場的多元性與抗壓性。

他強調台灣願意參與美國的再工業化政策,並與美方合作發展人工智能等關鍵科技。

美國聯邦眾議院自然資源委員會主席布魯斯・魏斯特曼(Bruce Westerman)說,美國生產大量糧食與纖維,“一直歡迎更多朋友一起分享”。

台美經貿聯系日益緊密

近年來,台灣與美國之間的貿易和經濟聯系日益緊密。台灣面臨來自中國日益增長的壓力。中國視台灣為中國領土的一部分,並威脅必要時以武力統一。

美國根據《台灣關系法》(TRA)承諾協助台灣自我防衛。美國兩黨政界人士都越來越認為,美國有必要阻止北京對台灣發動攻擊。

許多政策制定者和分析人士認為,武裝台灣不僅僅包括出售武器,還應加強經濟和貿易聯系,讓台灣在面對來自大陸的經濟脅迫時更有承受能力。

美國是台灣對外投資的最大目的地,包括台灣半導體巨頭台積電(TSMC)在亞利桑那州投資1650億美元設廠。賴清德說,台灣也是美國農產品的第七大出口市場。

“朋友間的摩擦”

不過,美國某些政界人士仍對台灣維持龐大貿易逆差表示疑慮。根據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數據,2024年美國對台貿易逆差達1163億美元。

特朗普提出新一輪關稅方案,針對特定進口商品擬課征最高32%的關稅,是其大規模關稅戰的一部分,目前已被暫停,僅實施10%的基礎稅率,但潛在威脅仍在存在。本月早些時候,賴清德將美台之間的貿易緊張形容為“朋友間的摩擦”。

根據美國在台協會(AIT,美國在台的事實性外交代表機構)的說法,這次國會代表團訪問台北,是該團截至周四(5月29日)的印太地區訪問行程之一。

(美聯社)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德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