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眾多德國中小企業正在退出海外市場

(德國之聲中文網)德新社援引德國國家開發銀行(KfW)的一項分析報道稱,德國中小企業正在逐步撤出國際市場。2022年,約有88萬家中小企業活躍於海外市場,但一年後的2023年,這一數字下降至76.3萬家。在德國總計約380萬家中小企業中,開展跨境業務的企業比例從約23%降至20%,低於新冠疫情前的長期平均水平。

KfW首席經濟學家迪爾克·舒馬赫(Dirk Schumacher)指出:“對外貿易的基本環境已顯著惡化。”他表示,烏克蘭和中東地區持續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中國在關鍵行業日益增強的出口競爭力,以及美國日趨保護主義的貿易政策,均對企業出口能力造成壓力。此外,許多中小企業認為,德國本土的區位條件和營商環境也在不斷削弱其國際競爭力。

海外收入受壓,企業信心趨弱

KfW於2025年1月進行的一項專項調查顯示,海外業務疲軟的勢頭仍在持續。數據顯示,2024年,在海外經營的德國中小企業中,僅有21%的企業報告其海外營業額有所增長,而25%的企業表示其海外收入出現下滑。

企業對未來幾年的前景預期持復雜態度。與美國有業務往來的企業表現出對特朗普關稅政策的明顯擔憂——目前約有16%的德國中小企業與美方有貿易聯系。這其中34%的企業擔心美國新一屆政府的政策會對其業務帶來“較為負面”的影響,9%的企業預計影響將“非常負面”。這項調查是在特朗普宣布關稅措施之前完成的。

留在海外的企業提升了出口佔比

盡管退出的企業數量有所增加,但那些仍在海外市場堅守的企業卻實現了出口比重的提升。KfW的研究顯示,2023年,這些企業海外業務佔其總營業額的平均比重上升至29%。德國中小企業的產品最常銷往奧地利和瑞士,其次是比利時、荷蘭、盧森堡和法國。

不過,隨著大量企業從國際市場撤離,德國中小企業整體海外銷售額出現了小幅下降,縮減至6980億歐元。

(德新社)

作者: 德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