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任正非:華為芯片比美國同行落後一代

(德國之聲中文網)任正非在訪談中披露,華為目前每年大約投入1800億元人民幣用於研發,其中“大概有600億是做基礎理論研究,不考核;1200億左右投入產品研發,投入是要考核的”。“沒有理論就沒有突破,我們就趕不上美國。”

在談到美國對華出口管制問題時,任正非表示,“我們單芯片還是落後美國一代,我們用數學補物理、非摩爾補摩爾,用群計算補單芯片,在結果上也能達到實用狀況。”他還特意強調,軟件技術不構成瓶頸,“芯片問題其實沒必要擔心,用疊加和集群等方法,計算結果上與最先進水平是相當的。”

《人民日報》專訪刊登之際,正值中美兩國在倫敦開展新一輪的貿易談判,其中的一個焦點議題很可能是美國對華科技產品出口限制政策。

自2019年以來,美國為遏制中國科技進步與軍力提升出台了一系列出口管制措施,限制華為等中國企業獲取包含美國科技的高端芯片以及相關制造設備。

任正非以往很少就華為的芯片技術發表觀點。他在專訪中說,“中國做芯片的公司很多,許多都做得不錯,華為是其中一家。美國是誇大了華為的成績,華為還沒有這麼厲害。要努力做才能達到他們的評價。”

華為芯片遭華盛頓全面打壓

華為在2019年就推出了昇騰系列AI芯片,與美國的領軍企業英偉達相競爭。後者的AI芯片性能比華為昇騰芯片更加強大,但是美國政府禁止英偉達向中國銷售最先進芯片,導致其市場份額大幅下降,被華為搶佔。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勳5月表示,美國對華人工智能芯片出口管制是“失敗的”,因為中國企業使用了本土研發的尖端技術;“由於出口管制,英偉達已經損失了“數十億美元”。

就在今年4月,華為推出了“AI CloudMatrix 384”系統,該系統將384塊昇騰910C芯片組合成一個集群,企業可以使用它來訓練AI模型。分析師認為,該系統在某些指標上的表現甚至超越了英偉達的GB200 NVL72系統。半導體研究機構SemiAnalysis的創始人帕特爾(Dylan Patel)在4月的一篇文章中表示,這意味著華為已經擁有了足以超越英偉達AI系統的能力。

5月中旬,美國商務部警告全球企業不要使用中國制造的高科技人工智能半導體,特別是科技巨頭華為的昇騰芯片,否則將面臨違反美國出口管制的風險,“最高刑罰包括監禁、罰款、失去出口權或其它限制”。美商務部稱,所有由位於中國、總部設於中國或其最終母公司總部設於中國的公司設計的此類芯片“很可能要麼在設計時使用了某些美國軟件或技術,要麼在生產時使用了作為某些美國原產軟件或技術的直接產品的半導體制造設備,或者兩者皆有”,從而“可能在生產過程中違反了”美國的出口管制政策。中國商務部則抨擊這是“典型的單邊霸凌和保護主義,嚴重破壞全球半導體產業鏈和供應鏈的穩定”。

(路透社、人民日報等)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德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