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安法》五年後:香港如何迎接「七一」?
(德國之聲中文網)「過去10多年來,『七一』對我而言意味著上街抗議——為普選、為其他訴求走上街頭。途中遇見熟悉的面孔,當天結束時一起喝杯飲料、吃頓飯。那時會覺得,我們正在努力建造一個更好的社會。」今年40歲、要求匿名的香港人Vinze回憶道。
曾經每年的這一天,香港民主派團體舉辦大規模的「七一遊行」,如今已不復見。
2020年6月30日《港區國安法》生效,一夜之間大幅壓縮了公共表達的空間。到了2024年,《基本法》23條立法正式落實,幾乎徹底消滅了港人抗議的可能性。
過往「七一遊行」路線的景況,已被鐵絲網、「禁止塗鴉」標語,還有監視鏡頭取代。
「2020年開始,遊行就已經被被禁止,從那時起我也不太上街了。現在(七一)只剩紅旗與慶典,也許這就是麻木的感覺吧——不過是另一個假日罷了。」Vinze補充道:「回頭看,會覺得那段時光有點浪漫——我們曾經相信,向政府提出訴求是有用的。」
不僅抗議消失,就連每年的升旗儀式如今也不再對公眾開放。現場只限政府官員與審核過的參與者入場,有些表演則是預先錄製,整個過程被嚴密管理。
香港特首李家超一再強調:香港已經復常。「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方針及「高度自治」方針,為香港長期繁榮穩定提供了最佳制度保障。
他在香港回歸周年前夕接受港媒專訪時重申:「我希望通過成功實踐『一國兩制』,向世界講好香港維護安全與發展的故事,展示出香港正面、光明、亮麗的形象」。
在城市各處,愛國圖像充斥於公共空間——交通幹道、博物館、購物中心等。維港沿岸,有漁船參加由香港漁民團體舉辦的巡遊活動,該團體與政府部門關係密切。親北京支持者則揮舞著國旗,響應官方的「回歸祖國」慶祝活動。
「我不是中國人,但我對香港感到非常驕傲,也支持香港作為中國一部分的發展。」一位在香港居住10年以上、40多歲的母親兼職業女性表示。
「『一國』確實可能帶來真正的協同效應和群體發展潛力,但我也擔心《國安法》的執行方式,最終可能會拖慢香港的進步。」她向DW說道。
自2019年以來,已有超過1萬人因與抗議相關的原因被捕,超過300人因國安罪名被拘留。13位知名倡議人士流亡海外,並被官方懸賞通緝。
今年6月底,在《國安法》生效5週年前夕,香港最後一個活躍的民主派政黨社民連宣布解散。
「明年將是社民連成立20周年,然而,我們撐不到那一天。」社民連的聲明寫道。
社民連主席陳寶瑩指,過去5年社民連有6人坐監,「面對好大壓力,考慮其他人,如會員安危,只能作這決定」。
當被問到為什麼選擇此時宣布,她停頓了一下,稱這是無奈決定、「無辦法之下一個唯一的選擇。」
儘管社民連已經解散,但領導層強調,他們的理念並未改變,呼籲他人繼續傳遞異議的火炬。
但在城市的某處角落,仍可見香港反修例運動期間的抗爭口號——儘管被層層油漆掩蓋得幾乎看不見,但依舊存在,已然滲入人們言語與記憶之間的縫隙。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S. Ripley (文章), May James (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