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漁會化身防詐前哨站 攜手刑事局守護民眾財產
為強化防制詐騙犯罪能量,落實政府打擊詐騙政策,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於今(1)日與全國農業金庫、農漁會代表共同簽署「反詐騙合作意向書」,由農業金融署長李聰勇見證,刑事警察局長周幼偉、全國農業金庫董事長簡展穎、總經理吳百仁及來自中華民國農會、全國漁會,及全台防詐績效優良之農漁會代表,包括新北市中和地區農會總幹事林志献、彰化縣秀水鄉農會總幹事吳明信、屏東縣里港鄉農會總幹事陳來得、台東縣台東地區農會總幹事李建通共同出席簽約儀式,展現政府與農業金融體系聯手打擊詐騙的堅定決心。
根據警政署數據,114年5月份500萬元以上高額財損案件中,僅2.49%的被害人就占總財損金額的50%,尤其又以假投資詐騙為大宗;詐騙集團除利用傳統股市交易話術詐騙民眾,藉由社交平臺演算法輕易接近民眾,近期更發現引導民眾透過虛擬貨幣冷錢包支付款項,增加警方破案難度。實際案件中,詐騙集團一開始會誘導被害人加入詐騙投資LINE群組,誆稱遠高於市場的獲益,透過假投資APP,讓被害人趨之若鶩,投入畢生大半積蓄,甚至前往抵押不動產。鑑此,刑事警察局持續推動跨域合作,今攜手全國農業金庫深化防詐策略,提升第一線從業人員識詐、阻詐能力,全面守護民眾財產安全。
刑事局說明,此次簽署儀式亦邀請北、中、南、東四地區防詐績效優良之農漁會總幹事共襄盛舉,現場農漁會人員踴躍出席。會後,刑事局也針對最新詐騙趨勢進行案例分享與教育宣導,協助農業金融基層行員認識數位金融詐騙樣態與識詐要領,提升實務應變能力,強化民眾第一道金融防線。
周幼偉指出,農漁會信用部深耕社區、熟悉客戶,對於早期發現可疑交易、主動關懷長者與偏鄉弱勢客群具有獨特優勢。透過此次合作,未來雙方將在情資分享、異常通報、知識教育及風險分析等層面密切合作,並協力推廣「165打詐儀錶板」網站資源,鼓勵基層行員與客戶善用平台,更新詐騙手法、識詐要領,並透過跨部門、跨機構合作,將防詐網絡延伸至全國各鄉鎮與村里,實現「全民識詐、全民反詐」目標,共同打造安心、安全的金融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