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報記者 張舜傑/報導
當狗狗聽到要「出門」時,彷彿啟動全身的衝刺模式,雖然看起來是可愛又興奮的表現,但這樣的過度激動其實可能造成危險,不妨試試以下幾個訓練方法,從源頭調整牠的情緒反應。
1. 改變「出門」的觸發語
多數狗狗之所以一聽到「出門」就情緒高漲,是因為這個詞已與外出、玩耍劃上等號。飼主可以嘗試使用不那麼明顯的詞語,如「走一下」或「去那邊」,降低牠的預期反應。同時,也可以在家中頻繁說出「出門」,卻不真的帶牠出門,讓這個詞彙對牠變得「無感」,減少過度反應。
2. 散步前的「冷靜儀式」
在牽繩還沒扣上前,狗狗若過度興奮,不妨讓牠先坐下,等完全安靜才繼續下一步。這種行為是為了讓狗狗明白:只有冷靜,才會出門。過程中需要耐心與重複,有些狗可能要嘗試好幾次才能從「爆衝」轉為「等待」,但長期而言能有效改變牠的行為模式。
3. 戶外也要延續冷靜訓練
就算順利出門,也別讓狗狗一開門就衝出去。可以在門口設下「停等」規則,例如出門前讓牠在門邊坐好,等飼主發出指令再出發。散步過程中若出現暴衝行為,可以立刻停下腳步,直到狗狗拉繩行為停止為止,讓牠學會:「拉扯=無法前進」。
4. 練習「虛擬出門」建立耐性
除了實際外出,飼主也可以在家中進行「虛擬出門」訓練,模擬穿鞋、拿牽繩、開門的流程,卻不真的走出去,觀察狗狗是否仍會激動。如果牠能在這些步驟中維持冷靜,再慢慢加入「走出門一步」等進階練習,讓牠學會無論何時都保持情緒穩定。
狗狗聽到「出門」就暴衝,不代表牠難以訓練,而是太興奮、不懂控制情緒。只要透過耐心、有結構的訓練,飼主可以幫助牠從「狂歡」轉為「平衡」,讓每次散步不再是一場拉扯大戰,而是雙方都能享受的悠閒時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