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新聞

中國電動車新創當道 比亞迪穩坐龍頭、特斯拉舉步維艱


商傳媒|記者責任編輯/綜合外電報導

儘管面臨中國市場激烈的價格廝殺,電動車新創小鵬汽車(Xpeng)公布6月銷量達34,611輛,連續第八個月突破3萬佳績,龍頭比亞迪(BYD)仍穩固在當地的霸主地位,6月乘用車銷量高達37.7萬台,幾乎是所有競爭對手的總和。

小鵬汽車股價週二於美股盤中上漲逾2%,但公司並未揭露高階自駕車型與旗下平價品牌「Mona」的交車比例,引發市場關注其產品結構與毛利率表現。

近期中國電動車「價格割喉戰」的情況愈演愈烈,導致政府高層出面介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週二在北京主持「金融與經濟委員會會議」時,指出應整頓「低價、無序競爭」現象,凸顯中國官方擔憂車市過度削價恐損害產業長遠發展。

美國電動車龍頭特斯拉(Tesla)在中國市場面臨焦土戰,銷量及人氣節節敗退。根據研究機構JL Warren Capital估計,特斯拉今年第二季在中國銷量約達12.8萬輛、年減12%;儘管特斯拉6月將Model 3長續航版售價調升1萬元人民幣,仍難擋其他品牌的新車攻勢。

面臨利空夾擊,特斯拉股價自上週五收盤價323.63美元滑落至週二(2日)收盤的300.71美元,短短三日重挫7%,市場關注本週特斯拉即將公布的第二季交車數據與執行長馬斯克與美國總統川普的爭端發展。

小米新推出的YU7 SUV定價比Model Y便宜1.4萬美元,短短數日即湧入逾24萬筆鎖單,但交車期長達半年,引發消費者質疑是否炒作過頭。

Dunne Insights汽車產業分析師鄧恩(Michael Dunne)指出,中國汽車品牌比亞迪、小米與吉利,最可能在未來整併潮中存活,因其規模與資本優勢明顯更勝一籌;而蔚來汽車儘管產品力佳,但因財務壓力,很可能淪為「難以倖存」的代表之一。

至於理想汽車內部限制銷售人員回扣讓利,盼穩定營運與品牌形象,但也影響短期銷售動能,其主力仍為搭載油電增程系統的SUV車型,以續航力應對消費者里程焦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