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報記者 張舜傑/報導
不少人覺得與狗狗一起睡覺能帶來安心感並增進情感,但這習慣其實涉及衛生、安全與心理等層面,並非每隻狗、每個家庭都適合。以下將從不同角度解析與狗狗同床的利與弊,協助飼主做出合適選擇。
衛生面 : 毛髮、寄生蟲與過敏風險不可忽視
狗狗每天在戶外散步,腳底、毛髮上容易沾附灰塵、花粉、跳蚤或塵蟎等微生物。即使每天擦腳或定期洗澡,也無法完全避免髒污進入床鋪。對於有過敏體質或氣喘的飼主來說,長期與狗狗共眠可能增加呼吸道負擔。此外,狗狗掉毛與皮屑也會累積在被單上,若清潔不夠頻繁,容易造成皮膚搔癢或感染。
安全面 : 體型差異與行動空間需多加留意
若狗狗體型偏大或活動力強,半夜翻身、踢腳、突然站起等動作,可能會影響飼主睡眠品質,甚至造成壓迫或碰撞。相反地,小型犬若體型太嬌小,則有可能在床上被誤壓、跌落而受傷。對年幼或年長的狗狗來說,頻繁跳上跳下床也可能對關節造成負擔。因此,無論體型大小,與毛孩同床都需要考量牠的移動空間與上下床的安全性。
心理面 : 依賴與分離焦慮可能加劇
讓狗狗上床睡覺能增進彼此的親密感,對許多毛孩來說是一種安全感的來源。但若習慣過度依賴飼主陪睡,可能導致分離焦慮問題。當飼主臨時無法與牠同房或出遠門時,狗狗容易出現吠叫、抓門、坐立難安等不安行為。此外,若與狗狗在床上缺乏邊界感,也可能造成牠在日常生活中混淆主從關係,進而影響行為規範。
平衡做法 : 建立界線,也不失親密
若想兼顧衛生與情感,不妨考慮「同室不同床」的方式,例如讓狗狗睡在主臥的地墊或專屬寵物床上。這樣既能讓牠感受到陪伴,又能保有適當距離與獨立空間。平時也可以透過撫摸、說話或睡前互動來強化情感連結,而不是單靠一起睡覺來滿足陪伴需求。
與狗狗同床不是對或錯的問題,而是需依每位飼主的生活習慣、健康狀況與狗狗的個性而定。只要保持清潔、建立界線,並確保狗狗健康與情緒穩定,即使與毛孩共享床鋪,也可以是一段幸福且安全的陪伴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