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強赴裡約金磚峰會 習近平首度缺席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外交部周三(7月2日)宣布,國務院總理李強將於7月5日至8日赴巴西裡約熱內盧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七次會晤。
這意味著,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缺席此次峰會。此前已有媒體報道了這一消息。香港《南華早報》上周引述知情政府官員稱,中國向巴西表明,習近平缺席峰會是因為日程安排有沖突,此外,習近平過去一年與巴西總統盧拉頻繁會晤也是原因之一。
習近平從未缺席過金磚國家峰會,即便在新冠疫情期間也不例外,因此這一安排引來關注。彭博社報道稱,盧拉邀請印度總理莫迪出席金磚國家峰會後的國宴,此舉可能影響了北京的決定。因為習近平在峰會上將失去“主賓”地位,被視為對北京的冒犯。
另一種解讀是,習近平對巴西遲遲不加入“一帶一路”感到不滿,因此不給東道主“面子”。與俄羅斯、南非等其他一些金磚國家不同,巴西對中國主導的這一全球基礎設施和流通項目始終抱遲疑態度。
缺乏重視還是有的放矢?
彭博社分析稱,習近平缺席此次峰會,可能會損害北京利用金磚國家擴大中國的全球影響力、構建替代美國主導的世界秩序的努力。
德國網絡媒體“金融市場世界”(Finanzmarktwelt)的分析則認為,習近平缺席體現了北京的一個戰略調整:中國似乎正在轉變其優先事項,從象征性亮相轉向有針對性的外交信號。重點不是親自出席峰會,而是推進自身利益,例如“一帶一路”倡議。對巴西和印度來說,這意味著兩國必須更明確地界定其在金磚國家集團中的地位。
該分析的另一個著眼點是,中國與金磚國家貿易額明顯下降。中國對金磚國家出口的年均增長率僅為3%,遠低於對亞洲、歐洲和美國的增速。中國從巴西、印度和南非的進口下降了15%至21%,甚至從俄羅斯的進口也下降了9.5%。這些數據表明,金磚國家目前並非中國的高增長市場,對中國的經濟吸引力正在下降。
不過中國在該組織中仍佔據主導地位,其GDP佔金磚國家GDP總量的70%,並利用這一優勢擴大其在全球南方國家的地緣政治影響力。
習近平不是缺席此次金磚峰會的唯一大國領導人。克裡姆林宮已表示,俄羅斯總統普京也不會前往巴西參加金磚峰會,而是將線上與會。鑑於國際刑事法院 (ICC) 對普京發出了逮捕令,他前往巴西理論上有被捕的風險。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德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