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座原民區合法市集 竹縣五峰「峰市集」今開幕
▲清泉部落的「峰市集」今日開幕。(圖/記者蔣彤雲攝)
【亞太新聞網/記者蔣彤雲/新竹報導】
新竹縣政府攜手五峰鄉公所爭取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多元產業發展2.0-部落產業升級計畫」經費,在清泉部落建構全新風貌的「峰市集」,成為全國首座原民地區合法市集,今(3日)正式開幕,提供安全、衛生的經營環境及族人展售平台,讓遊客可安心選購高山農特產、工藝品與品嚐部落美食。
▲清泉部落的「峰市集」是全國首座原民地區合法市集。(圖/記者蔣彤雲攝)。(圖/記者蔣彤雲攝)
新竹縣五峰鄉清泉部落擁有清泉瀑布、張學良故居等景點,是進入觀霧、雪霸的門戶,原本就是部落重要的聚會交流場域,演變形成市集,台灣好行觀霧線開通以來,更成為遊客必經之處,代表縣長楊文科出席的縣府原民行政處長雲天寶指出,感謝大家的努力讓市集全新開幕,如同楊縣長所說:「有問題要想辦法,想辦法就有辦法。
五峰鄉公所表示,五峰鄉農產品豐富多樣,族人在每年的春、秋時節農忙,就是為提升村落生態旅遊市場力、品質力、品牌力,公所推動原住民族多元產業發展2.0計畫-部落產業升級計畫執行方向,以「和平部落」、「清泉部落」、「白蘭部落」做為重點推動村落,並以「清泉地區」為主要核心,共同打造出「五峰部落生態旅遊帶」,經前期規劃盤點調查後,選定清泉峰市集區域作改善營造,目前峰市集已經在每週都有營業並吸引不少遊客前往消費,然而峰市集外觀已老舊不堪,須作環境改善打造屬於本鄉具有特色的原民農產市集。
公所說明,在部落裡「分享」是必須從小就被灌輸的教育,在分享的共榮社會裡,大家在共同的生活領域中說唱談笑,同時也傳承族群語言、文化及知識,不論是獵場、漁區、耕地、採集地等自然地區或家屋、聚會所及祭儀等人文活動空間,原住民對公共空間的定義在於「大家」、「族人一起」、「吃飯聊天」、「聚會」等交流與互動之場所(泰雅語:Pisalan),而功能性的需求則是下山狩獵後的分享「打獵技巧」、「分享戰果」及自農耕田野回部落的討論「下種時節」等的地點(空間)與「相關配套」的人與事,均為泰雅部落耆老所知的故事
,甚至迄今仍有傳承,演變成為部落市集。
公所說明,「峰市集」這次升級總經費新台幣950萬元,主要結構以原木結構材為主,屋頂考量山區潮濕多雨
,單純使用不透水織布屋頂,棚架外牆則以竹編飾材包覆,營造傳統市集的視覺意象。
「峰市集」集結各式原民特色攤位,有季節性蔬果、高冷蔬菜、各種各樣美味原民風味餐食,以及手作原民圖騰零錢包、服飾等等,嶄新的攤位建築風格與空間,打造安全、舒適、具特色之原鄉觀光環境。未來將提供更多攤位與公共空間,提升來訪遊客體驗,促進在地文化經濟共榮發展。
雲天寶補充,縣府全力協助「峰市集」辦理土地使用同意書取得、建造執照與使用執照等合法程序,接續將協助公所執行「五峰清泉風景特定區文化觀光產業復振計畫」,縣府補助1400萬元,將新建第二停車場至藝術之森間全新木製步道,確保民眾通行舒適度與安全性,並修繕升級張學良故居旁既有步道,升級遊憩品質,也將整修藝術之森、張學良故居與原住民文化館等公廁,全面提升整體觀光休閒便利性與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