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天不上朝到滿門滅黨 賴清德要將台灣民主帶向何方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十年前,台南市長賴清德因為台南議會龍頭操盤失利,為抗議議長李全教涉賄,硬是缺席議場232天。2015年8月,監察院以首開地方自治史「官員集體不進議會」惡例,動搖民主社會核心價值,違失重大為由,通過彈劾賴清德。但台灣民眾不但包容,台南鄉親還把他捧成「賴神」。2024年賴清德順利坐上總統寶座。但民進黨在國會未能拿下過半席次,讓賴總統再開台灣憲政首例,以大罷免企圖殲滅在野黨,再創動搖民主社會核心價值惡例。
台南鄉親的「賴神」升格為總統,對抗監督的手法也跟著升級。面對藍白在立院過半,他以台南戲碼為本擴大演出,動用府、院、黨、罷團四路人馬,策動史無前例的「執政黨罷免在野黨」大戲,意欲消滅在野黨過半的監督,讓民進黨重回一黨獨大。
為了7 月 26 日決戰大罷免,賴總統在民進黨中常會下達動員令,要秘書長林右昌領軍「護國大遶境」。擅長操作選舉的民進黨,再度對準民之所好,硬要蹭台灣人熱衷響應宮廟遶境的良善與熱情,讓單純的宗教儀式蒙上政治陰影。
賴總統一如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所言,壓軸出場,端出「團結十講」。不問是非對錯大談個人史觀,同時點燃社會仇恨。賴總統每一講都引發高度爭議,例如,他說「民主不是表決多數贏就可以」不少網友傻眼,開酸「那罷免真的成功也不是真的民主,對吧。」「民進黨真的要往獨裁走,現在還在支持民進黨的,將來要看看這國家被你們害得多慘。」
同樣來自台南的國民黨立委謝龍介提醒,從沒看過市長竟不進市議會備詢,公然違反地方制度法,還被監察院彈劾。謝龍介說,往事歷歷在目,別的市長不敢做不敢想的,當年的賴市長就敢做了,如今權力更大,說要打掉雜質,又說「民主不是表決多數贏就可以了」,他問「賴總統,你是真的要獨裁嗎?」2023年賴清德宣布參選總統時,前大使介文汲就曾批評賴清德只是個「意識形態大草包」,被寵壞到相當無知。
國民黨立委柯志恩認為,賴總統十講惹議卻不停手是「性格使然」。他分析賴清德剛愎自用、執拗強硬,加上決策圈小,身邊沒有逆耳忠言者,不認錯、不服輸,只能硬著頭皮一路走下去。另外像是雜質說等,賴總統不怕惹怒中間選民,只求激化四成鐵票;她揭民進黨豪賭心態,若真的翻盤成功,即可甩開制衡、滿血復活,即便輸了也無損國會版圖。
這種「贏了算我的,輸了重來」的邏輯,正是九年前抵制議會的延伸。當年他抵制議會,今日他要掃出反對黨;手法不同,理念一致:自認正義即可免於監督。更令人不安的是「打掉雜質」的口號。誰是雜質?不同意見者、擋道者,甚至質疑者。
7 月 26 日,選民手中那張票不僅決定朝野誰留誰走,而是台灣民主命脈能否延續,一個不願意接受在野黨監督的政權,不是獨裁是甚麼?黑格爾曾說:「人類從歷史中學到的唯一教訓 ,就是人類沒有從歷史中吸取任何教訓。」我們可以超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