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新聞

【全方位健康專欄】糖尿病不能運動? 你可能錯過了控制血糖的關鍵時機!

圖/ 中華國際全方位照護學會

專欄作者|謝德賢 副理事長

許多銀髮族在診斷出糖尿病、高血壓或心臟病後,對運動產生恐懼與誤解,甚至選擇完全停止活動。但根據國內外研究指出,運動正是控制慢性病最有效的非藥物方法。透過正確觀念與安全指導,銀髮族不只能運動,還能因此改善健康、減少藥物依賴,並預防失能。

銀髮族常見迷思破解

迷思一:糖尿病患者運動容易引發低血糖?
在服用口服降血糖藥或施打胰島素的患者中,若空腹運動或未注意藥效時間,確實有低血糖風險。然而,問題不在運動本身,而在於事前準備不足。

建議做法:
    •    避免空腹與餐後立即運動
    •    了解藥物作用時間,避開高峰期運動
    •    攜帶快速升糖食物備用(如葡萄糖片或果汁)

迷思二:高血壓患者不適合做阻力訓練?
高血壓者在憋氣或過度負重的情況下,確實會有血壓上升的風險,但經過設計的中低強度阻力訓練,已被證實能在八週內降低血壓5~10 mmHg。

在銀髮健身俱樂部中,多位學員透過量身設計的心肺與阻力訓練,逐漸穩定血壓,並配合醫師指示調整藥物使用。

迷思三:心臟病患者運動風險太高?
許多患者擔心運動會造成心臟負擔,但實際上,只要在專業指導下、進行循序漸進的低強度訓練,運動可以有效提升心肺功能與肌耐力,進而改善生活品質。

健康行動建議
    •    諮詢專業醫療人員與運動教練,訂定個人化運動計畫
    •    定期監測血壓、血糖與心率,建立健康追蹤習慣
    •    每週至少安排3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

運動不是負擔,而是通往健康老化的關鍵。不論有無慢性病,只要科學規劃、正確執行,人人都能「動得安心,動得健康」。

若您想了解更多適合自身的運動方式,歡迎體驗由專業團隊陪伴的「全方位銀髮健身俱樂部」,與我們一起啟動健康人生。
預約免費體驗課程:
 https://forms.gle/45wu7aKwkcfeh1peA 
 

專欄作者|謝德賢 副理事長
中華國際全方位照護學會副理事長
具護理師背景,擁有醫療與管理跨界經驗,致力推動銀髮健身與健康管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