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美眾院通過「大而美」法案 獨立日簽署入法

(德國之聲中文網)週四(7月3日),美國總統川普力推的「大而美」預算支出法案在眾議院以218票贊成、214票反對的票數表決過關,標誌了川普又一次政治勝利。

路透社報導稱,川普成功讓國會屈於他的意志,「經過白宮連日來的私下施壓,國會終究不敵這個處於權力頂峰的總統」。

彭博社指出,川普軟硬兼施,用各種方式對共和黨人施加影響力:一方面以初選作為威脅,一方面靠著白宮的遊說會議和高爾夫球場上的社交活動,克服了黨內保守派對巨額預算赤字的質疑,以及溫和派對於聯邦醫療保險(Medicaid)遭大砍的憂慮。

雖然川普曾經的盟友、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公開反對「大而美」法案,但未顯著影響最後的結果。

白宮表示,川普將於週五(4日)下午5點簽署「大而美」法案。此前,兩院共和黨人快馬加鞭推動進度,徹夜辯論、審查法條,目標就是促使法案盡快通過,讓川普能在獨立日這天簽署入法。

3日,220位共和黨眾議員之中僅有2人投反對票:賓州的費茨派垂克(Brian Fitzpatrick)和肯塔基州的馬西(Thomas Massie);參院1日表決時則有3位共和黨人倒戈,讓支持與反對票數平手,最後由副總統萬斯投下打破僵局的贊成票。眾院更早之前曾批准法案舊版本,但由於參院增加了修正案,因此3日再次回到眾院表決。

民主黨領袖馬拉松式演說拖延表決

最終通過的「大而美」法案版本為869頁,規模約為3.4兆美元。支持法案的共和黨人主張,各收入階層的美國人都會受益於法案內的減稅措施,美國經濟亦會因此再次「起飛」。民主黨眾議員全數投下反對票,抨擊法案本質上是「劫貧濟富」。

根據國會預算處,「大而美」法案會讓美國原有的36.2兆美元赤字再增加3.4兆;未來十年內,稅收會減少4.5兆,支出則降低1.1兆,大多數是針對聯邦醫療保險。

聯邦醫療保險為7100萬低收入美國人提供醫療保障,但「大而美」法案拉高了資格門檻;國會預算處統計,未來可能會有1200萬人失去醫保。

眾院議長強生(Mike Johnson)形容,此法案像是「替經濟補充噴射燃料,所有人都受惠」。民主黨領袖傑弗裡斯(Hakeem Jeffries)則稱此法案「不道德」,質疑它替億萬富豪提供大量稅務優惠,但預算削減掉的部分傷害的是一般美國人民。

為了拖延表決,傑弗裡斯發表了長達8小時44分鐘的演說,創下紀錄。身為民主黨領袖,依規定他在法案辯論階段可以盡情發言。

「議長先生,我感覺自己有義務站到眾院議場上慢慢來,」傑弗裡斯說。除了批評法案內容,他也向共和黨人喊話:「我們並不替川普總統工作。」他還談到嘻哈音樂、英王喬治三世和他自己的人生。

傑弗裡斯不是第一個用長時間演說來拖延表決的眾院領袖。2021年的眾院共和黨領袖麥卡錫(Kevin McCarthy)曾演講8小時32分鐘;前眾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則曾在2018年連續發言8小時7分鐘。今年3月,民主黨籍的參議員布克(Cory Booker)也曾發表超過24小時的演說。

影響期中選舉

法案通過之後,白宮發布新聞稿,稱之為「創造歷史」。美國前總統拜登則批評它「不僅草率,而且很殘酷」。

各界預料,「大而美」法案將會是2026年期中選舉的重要議題。

許多民調顯示,「大而美」法案在一般選民之中並不受歡迎。根據《華盛頓郵報》和益普索(Ipsos)今年6月的民調,僅有23%的人支持「大而美」法案,42%的人反對。福斯新聞的民調則顯示僅有38%的登記選民支持,59%反對。

《紐約時報》分析指,雖然民主黨人未能阻止法案通過,但由於多數民眾反對,民主黨陣營反而有了在政治上發揮的空間,例如透過廣告來批評醫保被砍這類不利於工薪階層選民的政策,並把不滿的矛頭指向共和黨議員,希望藉此在期中選舉奪回國會至少一院的多數優勢。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周昱君 (路透社、美聯社、法新社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