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

如松講堂余思瀅走畫用彩筆紀錄生活很有特色


▲余思瀅以草筆打稿。(圖/記者蔣彤雲攝)

【亞太新聞網/記者蔣彤雲/新竹報導】
       
蕭如松藝術園區「如松講堂」5日下午辦理余思瀅走畫用彩筆紀錄生活,她以自己的獨特方式 說明自己的畫風
,她以草筆打稿,而後上色成為自己的一幅水彩畫。

余思瀅不以鉛筆打稿,而以草筆打稿,她說使用草筆打稿後,自己都能將草筆運用得很好,草筆以墨打稿不能夠用得很深,很容易造成上色受影響,她經常用自己的手作為擦拭,將墨擦拭,同時用草筆沾墨畫出的線條不要太實,以虛為主,不過也不要虛到連自己都看不出來,余思瀅的草筆打稿已運用自如,在未上色時還以為是水墨畫的形式。


▲余思瀅以她的畫告知與會者如何呈現水彩畫。(圖/記者蔣彤雲攝)

她也告訴大家上色時也不要採大片擦拭,色彩要有落差呈現,才能有層次感,有時顏色太厚也可以用手作擦拭
,可以看出余思瀅畫畫充分利用她的手進行,也可以看出她並不在意畫畫中將手弄髒。

余思瀅的水彩畫,以其在美國、義大利及東南亞國家都曾邀請示範,即可以看到她確實是水彩畫的後起之秀。昨天前往聆聽者都在余思瀅的講座中學到許多。

如松講堂,今年都是藝術家來講座,還有8月2日溫佳寧紙上人物:解鎖紙平板創作、9月6日綦宗涵不透明與透明風景詩意、10月11日古雅仁水彩花卉的優雅瞬間,都在下午2時至4時,有興趣者仍可報名參加。

台日交流展10月1日至12月21日,開幕 10月4 日上午10:30,將與兩位日本水彩畫家中村勝人及末廣章一起展出的古雅仁老師也來到現場,中村勝人是一位著名的水彩畫家,他的水彩畫特色主要包括強烈的色彩對比,常見鮮豔的色彩使用,尤其是在自然景觀和花卉題材中,色彩的搭配和變化非常引人注目。他的水彩畫展現出精細的筆觸,細膩的表現技法讓畫作呈現出光影、質感和立體感。

末廣章的繪畫特色在於其色彩的運用、情感的表達和對日本文化的深刻探索。他的作品不僅是視覺的享受,更是心靈的啟發,吸引了眾多藝術愛好者的關注。同時開幕時將有日方三位專家彈三味弦,也是很難得聽到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