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靠發展軍工推動經濟增長?經濟學家有話說

(德國之聲中文網)2025年3月18日將載入德國史冊。當天,德國聯邦議院以三分之二的多數票,為史無前例的債務鋪平了道路。未來幾年,德國將通過貸款融資,投資4000億歐元用於改善德國老舊的基礎設施,並投資1000億歐元用於氣候保護。

德國在國防領域的投資更多,在該領域未來幾乎沒有限制。正如來自社民黨的防長皮斯托裡烏斯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反復呼籲的那樣,一切讓德國和聯邦國防軍“做好戰備”的措施都將獲得資金支持。德國總理梅爾茨(Friedrich Merz,又譯“默茨”)希望將德國軍隊打造成歐洲最強大的常規軍。

對於那些修建公路橋梁、鋪設鐵路、生產高速互聯網光纖電纜的公司來說,這是好消息。對於國防工業而言更是如此。在長達數十年的時間裡,國防工業在德國經濟結構中的地位持續下降。畢竟在德國,誰還會對坦克感興趣呢?

2020年,德國最大的國防公司萊茵金屬(Rheinmetall AG)的股價為59歐元。2025年6月,其股價在1700歐元至1800歐元間波動。瑞銀預測萊茵金屬的股價還將進一步上漲,目前的目標價為2200歐元。

“一個巨額經濟刺激計劃”

國防工業正處於黃金時期,國防企業管理層表示,增加國防開支的受益者不僅僅是企業。 “國防開支是一項巨大的經濟刺激計劃,”亨索爾特(Hensoldt)國防公司負責人多爾(Oliver Dörre)在2025年3月法蘭克福的一次活動上表示。他表示,增加國防投資會提振德國經濟,而德國經濟目前正處於低迷中。

政界人士也希望在實現國防工業現代化的同時,也為經濟增長注入新的動力。不過早在聯邦議院歷史性的投票前,經濟學家們就指出,不要期待過高。“國家軍費開支的增加對德國經濟有一些提振作用,但其經濟刺激力度將很有限,”曼海姆大學經濟學教授克雷布斯(Tom Krebs)在一份提交給聯邦議院預算委員會的聲明中寫道。

經濟學家警告:經濟回報率很低

克雷布斯及其同事卡茲馬爾奇克(Patrick Kaczmarczyk)在一項研究中對此進行了詳細論述:考察額外政府支出對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時,德國軍費開支最多能帶來0.5倍數的增幅。換言之,這意味著政府每支出一歐元,最多只能帶來50美分的額外經濟活動。

相比對於基礎設施和教育的投資,或者是對日托中心、學校等兒童保育基礎設施的擴建,其回報率會是兩倍甚至三倍。克雷布斯表示,從經濟角度來說,讓經濟軍事化是一場風險很大的賭博,總體經濟回報率很低。

國防開支就像保險

其中原因不難解釋。一輛坦克造出來後,無論使用、閒置還是在戰場上被摧毀,它都不會為經濟創造任何附加值。國防開支就像保險,買保險是為了在緊急情況下獲得保障,但是如果不需要保險,保費就打水漂了。

相反,這筆錢如果政府用來投資建設運輸路線,貨物可以通過這些道路、橋梁和鐵路運輸到企業。企業可以利用這些貨物生產產品,然後再出售。如果建起幼兒園,家長們就可以有時間去上班賺錢。學校可以培養青少年長大成材。

另外,生產國防工業產品目前也只能帶來有限的經濟增長。德國國防工業的訂單正在大幅增加。例如,萊茵金屬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訂單積累額接近630億歐元。在烏克蘭戰爭爆發前,這一數字還不到目前數字一​​半,約為240億歐元。業內其他公司也同樣繁忙。

如果需求增加、供應有限,通常是因為缺乏競爭,會導致價格上漲。經濟學家已經對此進行了提醒。克雷布斯和卡茲馬爾奇克寫道:“增加國防開支對國防能力的益處,遠不及其對國防公司利潤率和股息的益處。”

大眾工廠改生產坦克?

不過,良好的商業前景也引起了民用工業的關注,尤其是那些受到經濟疲軟影響的行業。例如,位於科隆的道依茨股份公司(Deutz AG)不僅生產高空作業平台的發動機,還生產農用車輛、挖掘機和其他大型機械的發動機。由於經濟疲軟,該公司2024年的銷售額下降了12%。道依茨本來已經在生產軍用車輛的發動機,如今計劃大幅擴展這項業務。“對我們來說,國防是一個非常重要且有吸引力的市場,擁有巨大的增長潛力,”該公司首席執行官舒爾特(Sebastian Schulte)在3月表示。

再以大眾汽車為例,這家車商目前正深陷危機,已經被迫裁員數千人,位於奧斯納布呂克的工廠瀕臨關閉。國防工業的發展可能給其帶來轉機。萊茵金屬正在研究是否也能在那裡生產坦克。而生產卡車的防彈駕駛室的計劃已經制定好了。

將激光技術用於防御無人機?

對於機械工程公司通快(Trumpf)來說,改變業務領域並非易事。其股東協議規定,該家族企業不會參與武器生產。通快監事會主席兼共同所有人萊賓格(Peter Leibinger)希望改變這一現狀。在今年2月的慕尼黑安全會議上,他告訴《商報》:“我們經濟界也要重新評估我們對建設防御性民主的必要貢獻,從內部確認國防能力和必要物資的價值。”

話雖如此,但通快希望做出調整顯然也有商業原因。該公司在激光技術領域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但正在努力應對訂單的下滑。 “即使是通快公司也無法逃脫持續近兩年的全球經濟衰退,”該公司在宣布裁員1000人的聲明中表示。如果將激光技術用於防御無人機,其訂單肯定不再是問題了。

更多閱讀——德國聯邦國防軍:巨額資金將花在哪裡?

研發可以從中受益

這些都是有利於經濟的例子。增加國防開支也可能會對研發產生積極影響。曼海姆的經濟學家克雷布斯和卡茲馬爾奇克在他們的研究中也承認這一點。不過,他們也寫道,必須確保軍事研究不僅帶來國防領域的技術發展,也能引發民用經濟領域的技術發展。

這就需要特定的控制機制。這兩位學者建議國家直接投資國防企業。這樣,“公共資金的使用可以更加精准,資金的使用也可以得到更好的控制。”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Sabine Kinkartz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