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中國將台灣8實體列出口管制名單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商務部週三(7月9日)發布公告,把8間台灣企業和機構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其中包含漢翔航空工業、經緯航太科技、仲碩科技、台灣國際造船(台船)、中信造船、龍德造船、攻衛公司,以及中山科學研究院。

公告指,中國政府是以「捍衛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維護台海和平穩定」為由,聲稱上述實體「蓄意配合台獨分裂勢力以武謀獨」,因此依照中國的《出口管制法》和《兩用物項出口管制條例》等法律,禁止對其出口軍民兩用產品,任何出口經營者都不得違反規定。

中國國台辦以發言人陳斌華名義發聲明表態「強烈支持」此一做法,批評賴清德政府「頑固堅持台獨立場」,上述8間企業與機構「助紂為虐」,中國商務部之舉則是「對台獨分裂勢力的嚴正警告」。

台灣企業:影響不大

中國政府這一波行動主要針對台灣的國防承包商,特別是無人機和造船產業。

漢翔公司是台灣知名的航太公司,業務包含民用飛機和戰機,並擴大到無人機領域。據其官網說明,該公司有多年的「國機國造」經驗,近年配合政府政策,「促進台灣無人機產業整合與升級……,提升台灣無人機在全球供應鏈中的戰略地位」。

對於中國9日的公告,漢翔公司回應,民用飛機業務包含中國廠商,因此會受到有限的影響;但軍用業務並「不會向中國紅色供應鏈進口」。

另一間入列中國出口管制名單的企業是台船,它是台灣最大規模的造船公司。該公司亦表示,其軍用業務「屏除紅鏈」,商船供應鏈則以日韓為主,中國佔比非常小,但具體仍須視中國管制細項為何,才能明確評估影響。

部分台灣學者認為,由於台灣軍工產業大部分本就不會向中國採購,「跟中國連結非常薄弱」,因此中國的做法對台影響不大。

中央社引述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張五岳觀點指,這8家實體跟中國大陸的業務往來並不頻繁;台灣智庫諮詢委員吳瑟致亦表示,中國此舉「表面意義大於實質意義」,可能是為了回應近期賴清德的「團結十講」及涉及國安的相關發言。

漢光演習登場

中國此舉恰逢台灣舉行年度的「漢光演習」。今年的漢光實兵演習9日登場,有別於過去實兵演練通常是五天四夜,這次長達十天九夜,創下有史以來最長紀錄。中央社報導稱,演習延長是因為「敵情威脅嚴峻」。

根據台灣政府公布的資訊,今年漢光演習第一階段主軸是應對敵軍對台「灰色地帶襲擾」,包含民兵船、海警等,接下來各階段還會模擬敵軍對台軍演以及各式作戰方式。

以防空與民防為主的萬安、民安演習也自15日起登場,這次整併為「城鎮韌性演習」,並特別與民間連鎖超市全聯合作,實際演練民眾在賣場遇到防空警報時的避難情境。

台灣展開演習之際,解放軍繼續在台灣周圍行動。台灣國防部9日上午的例行公告指,過去24小時內總計偵獲中國軍機31架次,其中24架逾越台灣海峽中線。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德正 (中央社等)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有興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