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新聞
迎戰酷暑不輕忽!竹市府籲落實防暑三要訣 守護健康安全度夏
隨著盛夏來臨,台灣亞熱帶氣候的悶熱特性日漸明顯,氣溫攀升伴隨著濕氣凝聚,悶熱的空氣在每個角落蔓延,衛生局表示,高溫加上潮濕的環境,除影響排汗功能,降低散熱效率外,還可能引發熱痙攣、熱昏厥、熱衰竭,甚至中暑等熱傷害症狀。提醒市民,掌握三大防暑要訣「保持涼爽」、「補充水分」、「時刻警覺」,有效因應酷暑、安心享受夏日陽光。
代理市長邱臣遠表示,熱傷害不僅發生在烈日下劇烈運動時,即使在通風不良的室內空間也可能出現。若民眾出現體溫升高、頭暈、噁心、無法流汗或神智混亂等症狀,或本身有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出現胸悶、胸痛、心跳加快、身體虛弱、呼吸急促等不適時,務必提高警覺。此時應立即離開高溫環境,鬆脫衣物、用清水擦拭或搧風降溫,並補充加少許鹽的冷開水或稀釋電解質飲料,儘速就醫診治。邱代理市長呼籲,民眾面對熱傷害要冷靜應對、及時處理,才能避免危險、安心度夏。
衛生局說明,熱傷害的急救處理應牢記「蔭涼、脫衣、散熱、喝水、送醫」五大步驟。提醒民眾,切勿使用酒精擦拭或隨意服用退燒藥進行降溫。因酒精僅能短暫降低皮膚表面溫度,還可能導致毛細孔收縮,反而妨礙身體散熱;而退燒藥雖能降低因發炎引起的體溫,但中暑屬於體溫調節失常所致,服藥不僅無效,反可能延誤就醫、加重病情。
此外,夏季高溫容易導致水分流失,使血液黏稠度上升,造成血壓波動,進一步提升心臟負擔。特別是對於長者及患有慢性病等高風險族群而言,突發性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不容忽視,呼籲市民,日常應維持規律用藥、定期回診與健康飲食,並養成量測血壓的習慣,時刻掌握身體狀況,才能安心迎接每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
這篇文章 迎戰酷暑不輕忽!竹市府籲落實防暑三要訣 守護健康安全度夏 最早出現於 台灣新聞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