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德國無家可歸者人數增多 安置房無法滿足需求

(德國之聲中文網)聯邦統計局周二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月,全德共有474700名無家可歸者獲得了政府提供的住房。這一數字比去年同期增加了8%。天主教慈善機構Caritas以及新教救濟會Diakonie則表示,無家可歸者人數激增,是一個令人警覺的信號。

聯邦統計局表示,被安置人數的增加可能是得益於四年前開啟相關統計後,數據申報工作的改善。沒有登記住所的街頭流浪者以及隱形無家可歸者,則沒有被收錄相關統計。

被安置的無家可歸者當中,來自烏克蘭的尋求庇護者佔比最高,達29%。但同過去幾年相比,增幅已經開始回落。截至2025年1月31日,登記在冊的獲安置烏克蘭難民共有137000人,2024年則為136900人。登記在冊的外籍無家可歸者共有40萬9000人,而2024年這一數字則為37萬7900人。被政府安置住處的人當中,外籍人士的佔比同去年一樣,仍為86%。而其中德籍人口的佔比則繼續保持在大約14%的水平。

登記在冊的無家可歸者當中,年齡低於25歲的,佔比為41%,2024年則為40%。而年齡超過65歲的,則仍保持在大約5%左右。截至2025年1月31日,被收容者的平均年齡為31歲,其中大約56%為男性。

失去住房的風險現在已經蔓延至中產階層

無家可歸者的家庭狀況各不相同,其中有子女家庭的人數最多,共有16萬4千人,佔比34%。單身人數則為15萬9千人,佔比也為34%。來自單親家庭的人數則為79000人,佔比大約為17%。大約7%的人來自多人口家庭,而4%的人則來自無子女家庭,人數分別是33400人和17300人。

按聯邦州劃分,人口最多的北威州安置人數最多,為 117,900 人;其次是巴符州的 94,600 人和柏林的 53,600 人。安置人數最少的為圖林根州,僅為3000 人,而薩克森-安哈爾特州為1,200 人,梅克倫堡-前波美拉尼亞州為700 人。

德國天主教慈善機構與天主教無家可歸者援助工作組發出呼籲,要求聯邦、各州以及市鎮應加快推動廉租房的建設。上述機構表示,政府部門應同社會服務機構密切合作,確保人們盡量不失去住房,一旦失去住所也能迅速獲得替代性住所。

失去住房的風險現在已經蔓延至中產階層。伴侶離世、失業、收入驟減、疾病或其他人生危機,往往是導致人們流離失所、無家可歸的原因。
新教救濟會Diakonie表示,無家可歸已經成為德國當前最緊迫的社會政治問題之一。救濟會德國聯邦社會政策執行董事羅納貝格(Elke Ronneberger)說:“我們的國家中竟有如此多的人,其中包括很多拖兒帶女的家庭,沒有自己的住房,這是絕不可以接受的。擁有自己的住所對安全和自主生活至關重要。有鑑於此,聯邦和各州必須確保無家可歸者重新獲得自己的住房,而不僅僅是住進緊急收容所。”

(天主教福音通訊社)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德才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有興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