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賴清德傳將訪巴拉圭、過境美國 北京:反對「竄訪」

(德國之聲中文網)根據路透社報導,巴拉圭總統貝尼亞(Santiago Pena)週一(7月14日)在該國首都亞松森的一場雙邊投資會議上表示:「我們懷著期待與滿滿的熱情,準備在30天後迎接賴總統的到來。」

貝尼亞補充說:「這是為了向世界展示,小國也有能力成為全球的重要參與者。」據悉,台灣外交部長林佳龍也出席了這場會議。巴拉圭是台灣僅有的12個邦交國之一,也是台灣在南美洲唯一一個邦交國。

台灣媒體「聯合新聞網」週二引述消息人士報導,賴清德將在下個月出訪台灣的中南美洲邦交國,分別為巴拉圭、瓜地馬拉與貝裡斯,期間將過境美國紐約及德州達拉斯。

台灣總統府未證實相關報導,稱目前「沒有相關說明」,如果有確定安排會適時對外公布;台灣外交部稱,目前沒有元首出訪的相關資訊;美國國務院亦未回應。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週二在例行記者會中回應,美方必須嚴肅考慮台灣問題對於中美關係的敏感性,應謹慎處理,並說「中國一貫反對台灣領導人以任何形式、任何藉口『竄訪』美國的行為」。

自今年初美國總統川普就任以來,賴清德尚未過境或正式訪問美國。不過他在去年底前往太平洋地區時,曾經過境夏威夷與關島。

影響川普與習近平會晤?

由於從台灣前往中南美洲的距離遙遠,過去台灣總統出訪中南美洲友邦時,通常會在美國領土「過境停留」。北京的一貫立場是譴責台灣總統過境美國的行為,並表示堅決反對台灣與美國之間的任何互動。賴清德可能在8月出訪巴拉圭期間過境美國的消息,也被預期會激怒北京。

《南華早報》15日引述不具名人士說法指,美國有可能擔心這影響到川普與習近平的雙邊峰會,因此拒絕賴清德的過境計劃。該報導稱,有消息指美中領導人可能今年10月底或11月初在韓國舉行的APEC峰會期間,在韓國慶州或北京會晤。

美國前國安委員會成員、中國問題分析師穆恩(Jeffrey Moon)表示,賴清德的行程必須要非常謹慎處理,避免對中美峰會帶來任何負面影響。

穆恩指出,若賴清德維持過往台灣領導人過境美國的標準做法、不參加政治會議或發表政治言論,那可能就不會干擾到中美雙邊關係,「中方會密切關注他的言行」。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周子馨 (路透社、南華早報、聯合新聞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