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讀書讀到腦袋壞掉,以為人生什麼事都能解決?」
這是維翔在研究所時,一位摯友對他說的一句話。當時他不太懂這句話的重量,直到多年後經歷兩次人生的崩壞,才真正明白,成功從來不是靠努力堆砌的直線上升,而是經得起跌倒後重來的勇氣與設計。
來自鄉下的榜首少年:以為努力就能無敵
維翔來自彰化鄉下,一個沒有網咖、撞球場、漫畫店,只有菜市場與補習班的小地方。國中就讀新設立的學校,學校簡陋、環境乏味,他選擇把時間都花在讀書上。基測時考出全國滿分榜首,校長親自到他家放鞭炮。此後,一路從台中一中、台大心理、政大企研所,無不是前三名進入。他相信只要自己夠努力,未來一切都在掌握中。
拒絕世界名企,選擇網路創業熱土
研究所時,他看不上Google、IBM、P&G這些人人爭搶的機會,反而選擇去2012年的上海電商市場實習。雙十一熱潮讓他見證一天等同台灣三年百貨業績的瘋狂數字,也讓他義無反顧投身創業。回台後開始經營網路事業,第一年收入就超越外商,退伍後再拓展新馬市場,營業額連年創高,滿懷信心以為人生已經抵達「勝利組」。
第一場崩壞:事業背叛與情感破裂
然而,光鮮亮麗的背後,埋藏著團隊文化衝突、核心成員利益對立,終於爆發。合作破裂、關係決裂,讓事業如進加護病房一般搖搖欲墜。原本以為能攜手一生的伴侶也在此時離去,家、愛情、事業三重打擊席捲而來。
之後數年,他在台北幾乎每年搬一次家,失眠、過敏、免疫系統失調,鏡中的自己滿臉紅疹、眼匡凹陷,完全陌生。他說:「當你健康的時候,腦袋裡有無數想解決的問題;但當你病了,腦中只剩下身體的痛。」爸媽每天打電話提醒他吃飯睡覺,不說大道理,只默默守護。他也終於鼓起勇氣,重新學習、重新出發。
第二場重擊:五千萬債務與奶奶的離世
好不容易振作,在金融領域找回動力時,命運再度給予重擊。某天上午十一點,一通電話傳來:「老闆做假帳,所有人的錢都沒了!」他瞬間背上五千萬債務,同時摯愛的奶奶也因中風住進加護病房,最終不幸離世。坐在奶奶靈堂,他擔心父母的情緒,也擔心他們擔心自己。但爸爸只說:「還好你三十幾歲跌倒,還爬得起來。」媽媽則說:「媽媽都知道,你好好吃飯睡覺就好。」
東山再起:從內外重建,再造信心與事業
這句話成為他再次爬起來的理由。他退掉台北的房子,搬回彰化重新整頓。他說:「這次我知道不能再靠熱情或幻想,要用系統和邏輯來重建。」
他全力投入金融和醫美產業,從零學習資產配置與財務策略,協助客戶從開源節流到風險控管。另一方面,過去因為身心狀況導致對外貌的自卑,他也在醫美貴人的幫助下改善膚況與外型,發現改善外表不只是改變形象,更是一種重新定義自我價值的過程。
他說:「形象走在能力前面,財務規劃就是人生規劃。」
失敗不是終點,而是「商業信仰」的起點
維翔說:「我曾經以為努力就一定成功,但人生不是這樣算的。商業不是一場追錢遊戲,而是一場看見人心、設計生活的修行。」他開始大量培育團隊、建立個人品牌輔導體系,協助成千上萬的夥伴完成收入、形象與自信的蛻變。他的事業不只是賣產品,更賣出「一種活法」。他說:「創業,不只是開公司,而是用盡一切方法,讓生活變成你想要的樣子。」
創業流派不只一種:維翔的生存法則
今日的維翔,已是結合個人成長、財富自由、品牌塑造等多重能力的實踐者。他說:「不是每個人都能一步到位,但每個人都可以從跌倒的地方再站起來。」
他用自己的故事告訴世人:不論你是天之驕子還是絕地求生者,人生的關鍵不在於起點,而是你願不願意重新設計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