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國銀行高管遭中國禁止出境 暫停赴華商旅
(德國之聲中文網)《華爾街日報》週四(7月17日)引述知情人士說法指,美國富國銀行(Wells Fargo)負責貿易融資業務的董事總經理毛晨月(Chenyue Mao,暫譯)幾週前赴中國,但遭中國政府禁止出境。
據報導,毛晨月出生於上海,目前常駐美國亞特蘭大。今年6月,毛晨月曾前往巴西出席一場業界會議;但這次她前往中國的具體原因、入境日期並未公開,被禁止離境的原因也尚不清楚。
富國銀行的聲明寫道,「正密切追蹤情況,並透過適當管道來促使我們的員工盡快返美」。彭博社、路透社消息指,富國銀行已下令暫停所有員工赴中國的商旅行程。
一位川普政府高階官員17日以隱私考量為由,稱現在無法評論此案,僅指出中國政府過去多年來就曾對在中國的美國或外國公民實施離境禁令,且「常常缺乏清楚和透明的司法處理程序」。
中國外交部尚未回應相關報導。
此事加劇了外企對中國商旅的疑慮;在美中關係持續緊繃之際,針對外企人士的出境禁令增加了跨國企業在中國推展業務的風險。此案發生之前,便陸續有國際企業增加安全保障規範,例如建議員工考量地緣政治風險,或攜帶額外證明文件,或者選擇集體入境、不要單獨赴中。
毛晨月是誰?
《華爾街日報》、路透社等媒體指出,毛晨月是美國公民。她投身國際保理(international factoring)領域超過20年,從事出口商帳款承購等相關業務,與中國企業和貿易融資的業界團體也有所往來,不時會到中國出差。
她也是國際保理商聯合會(Factors Chain International, FCI)成員,上個月曾前往巴西裡約熱內盧參加年度會議,並獲選為主席。
據毛晨月的領英(LinkedIn)頁面公開資訊,她2012年起任職於富國銀行,主要領導其國際保理業務,並為跨國客戶提供跨境營運資金戰略方面的建議。目前富國銀行在中國的業務規模並不大,在天津和上海有商務保理子公司,北京則設有辦事處,處理商務、投資銀行業務相關的當地客戶需求。
美國金融業者憂慮
在香港有團隊的美國公司「銘基亞洲」(Matthews Asia)共同創辦人海德利(Mark Headley)受訪時,對富國銀行的案件表示擔憂:「我該擔心我那些在中國、或者要去中國的員工嗎?這當然再次成為我關心的首要之務……從我1991年第一次去中國到現在,一開始是很棘手的,也曾有看似極為正常的時候,現在又變回棘手的局勢。」
海德利稱,他也在關注情勢發展,現在還沒有禁止赴中國的差旅。在他看來,中國政府應不至於對外國遊客、或那些與中國有重要貿易往來、對其經濟成長有關鍵影響的公司高管下手。
富國銀行高管事件並非中國禁止外企人士出境的首例。西方官員與人權組織認為,中國越來越常實施出境禁令,許多被施加禁令者都是直到準備出境時,才知道自己無法離開。
類似案例中,遭限制出境者大部分未直接被指控罪名,而是涉及某些民事商務或刑事案件,被要求協助調查。有時這類禁令也被視為要用來嚇阻異議人士,或甚至被中國政府當作跟外企、外國政府協商的籌碼。
2023年9月,日本野村證券(Nomura)駐香港的投行業務高管王仲何(Charles Wang Zhonghe)赴中國出差,曾遭禁止出境,直到隔年7月,《金融時報》消息稱他獲准返港,並指他被禁止出境跟中國調查華興資本創辦人包凡案有關。
美企德安華公司(Kroll)一位持有香港護照的高管Michael Chan也在2023年被中國禁止出境;《華爾街日報》報導稱,原因涉及幾年前的一個案件調查。到今年5月為止,這位高管仍未離開中國。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德正 (《華爾街日報》、彭博社、路透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