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最大規模罷免案臨近投票 北京罕見「介入」
(德國之聲中文網) 隨著台灣一場可能重塑立法院格局的罷免投票臨近,正在選區面臨挑戰的在野黨立法委員們,意外獲得了來自中國大陸官員和官方媒體的“支持”。
雖然賴清德總統在去年贏得了選舉,但他所屬的民主進步黨(民進黨)卻失去了立法院的多數席位。此後,在野黨利用其在國會的多數優勢,通過了政府反對的法案,並大舉削減預算,尤其在提高國防開支方面制造了阻礙。
這場政治大戲的背景,是中國大陸正在加大對台灣的軍事和外交施壓,以宣示其對台灣的主權。賴清德及其政府堅決拒絕這些主張。賴清德曾多次提議與北京對話,但均遭到拒絕。
公民團體於今年早些時候正式啟動了罷免運動。本周六(7月26日),選民將決定來自台灣最大在野黨國民黨(KMT)的24名立法委員的命運,這約佔全體立法委員的五分之一。
罷免團體稱這是一場“反共”運動,指責國民黨通過派遣立法委員訪問中國大陸來“出賣台灣”,不支持國防開支,並給立法院帶來混亂。國民黨拒絕這些指控,並譴責賴清德的“獨裁”和“綠色恐怖”(民進黨的代表色)。
中國大陸並未袖手旁觀。盡管國民黨對被對手“染紅”的風險保持警惕並感到不安,但中方仍發表了看法。
今年6月,兩名負責對台政策的中國高級官員譴責此次罷免是賴清德的“政治陰謀”。中國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發言人朱鳳蓮在6月的一次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賴清德“假民主之名行獨裁之實”,並“千方百計打壓異己”。
台灣知名企業家曹興誠 (Robert Tsao) 是此次罷免運動中最著名的倡導者之一。他表示,中方的這些言論只會支持他們的訴求。
曹興誠周一(7月21日)在一次競選活動中告訴記者:“這表明他們(國民黨)與共產黨在一起。這對我們有幫助。”
台灣官方:北京“明顯”干預民主,罷免由人民決定
周三(7月23日),台灣政府表示,中國“明顯”正在試圖干預台灣的民主,並強調立委去留應由台灣人民自行決定。此前,有報道指出中國大陸對此次罷免投票發表了評論,並使用了與國民黨相似的論調。
據路透社本周報道,中國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和中國官方媒體多次就罷免投票發表評論,並采納了一些與國民黨相同的論點。
台灣陸委會周三在臉書(Facebook)上發文,引用了路透社的報道和台灣研究機構IORG的研究——該機構專門分析中國官方媒體報道,表示“拒絕中國共產黨介入”。
陸委會指出:“中國共產黨企圖干預台灣民主運作的意圖,清晰而明顯。”
聲明強調:“在台灣,罷免是憲法保障的公民權利,誰應該或不應該被罷免下台,應由台灣人民自行決定。”
截至發稿,中國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未對置評請求作出回應。該機構也未回復路透社上周就罷免案以及中方是否尋求干預結果所提交的問題。
“我們自己的事”
國民黨表示,他們既沒有要求也不希望得到中方的支持,無法控制中方說什麼,並且他們不親北京。
“我們和所有台灣人民感受一樣——這是我們自己的事。這是民進黨和國民黨在爭取民眾支持,爭取民眾認同。與中國大陸無關,”國民黨發言人楊智伃 (Crystal Yang) 對路透社表示。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干事長吳思瑤 (Wu Szu-yao) 指出中國大陸與國民黨反對罷免的論點相似,稱北京正在“為國民黨提供彈藥”以爭取選民。她表示:“中國大陸確實擔心這次大規模罷免會成功並贏得台灣民眾的支持。”
國民黨表示,鑑於北京拒絕與被其稱為“分裂分子”的賴清德對話,國民黨與中國的接觸至關重要,也是為了維護台灣的利益,例如促進農產品出口。
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主任委員林 (Tony Lin) 在談到被指控親北京時表示:“這是不公平的批評。我們一直強調的是,我們主張溝通。”
國民黨希望民眾能出來投票,以表達對賴清德的不滿,他們認為賴清德無能,並加劇了兩岸緊張關系。
台北政治大學外交系教授、前國民黨副秘書長黃奎博 (Huang Kwei-bo) 表示:“民進黨利用其龐大的宣傳網絡,在台灣社會制造出一種(對中國大陸的)恐懼感。”
在中國共產黨官方喉舌《人民日報》4月的一篇評論中提到,賴清德“妄圖濫用罷免制度打壓在野黨,企圖建立‘綠色獨裁’”。
據台灣研究機構IORG對中國官方媒體的分析,2025年上半年,中國官方媒體及其相關社交媒體賬號發布了約425篇(條)將罷免運動描述為“獨裁”或“綠色恐怖”的文章或視頻。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德正 (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