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美中將於瑞典會談 擬延長關稅談判期

(德國之聲中文網)週二(7月22日),美國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接受福斯新聞採訪時表示,他將在下週一、二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與中方官員進行第三輪高級別會談。他指出,會議中將討論如何重新平衡美中貿易關係,並稱美國「跟中國的貿易狀況非常好」。

美中貿易戰休兵90天的期限將於8月12日到期;貝森特透露,雙方預計在瑞典談判時商討可能的延長期限,並討論如何減少中國對製造業和出口的過度依賴等議題,「希望我們能看到中國縮減過度的製造業產能,轉而專注於發展消費型經濟。」

瑞典首相克裡斯特松(Ulf Kristersson)週二也在社交平台X上發文證實主辦美中會談消息,:「雙方希望在瑞典會面以尋求互相理解,這是一個積極的訊號。」

中國政府目前尚未證實斯德哥爾摩會談,也未公布出席的官員名單。但過去兩次在日內瓦及倫敦的會談都是由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商務部長王文濤及貿易談判代表李成鋼參加;美方則是貝森特、貿易談判代表格裡爾(Jamieson Greer),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則是參與倫敦會談。

中國駐華盛頓大使館發言人回應稱,北京和華盛頓已敲定美中貿易共識的實施細節,但未提供進一步資訊。

根據美中此前達成的共識,雙方除了暫緩實施對等關稅外,北京同意取消對美國的稀土及磁體的出口禁令;華盛頓則鬆綁對中國的半導體出口管制。

雙方也設下90天的談判期限,欲解決美中貿易長期存在的根本問題。美方批評,中國以出口導向的經濟模式,對產業投入國家主導的補貼,導致製造業產能過剩,並將廉價商品傾銷至全球市場。中國則否認對產業提供大量補貼,並表示其出口成功來自創新。

若雙方未能達成協議或延長談判期,高額對等關稅可能會恢復實施,早前美方將對中關稅上調至145%,中方對美國則調升至125%。

美國財政部副部長法爾肯德(Michael Faulkender)接受彭博採訪時說,談判內容將涵蓋中國對稀土的出口管制、市場准入問題,以及整體關稅水準。他還指出:「我們有非常大的空間來討論中國政府數十年來在全球市場中所採取的、不公平的貿易做法。」

貝森特也說希望向中國發出警告,要求北京停止購買俄羅斯與伊朗的石油,並呼籲中國不再幫助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日本擴大投資換取川普降低關稅

隨著川普政府設下的8月1日談判期限將至,各國持續與美國協商,希望能爭取華盛頓降低對等關稅稅率。

川普週二宣布與日本達成協議,將先前提出的25%關稅下調至15%,並同意將美國當前對日本汽車徵收的25%關稅下調至15%;日本則承諾將在美國投資5500億美元。

川普在「真實社群」(Truth Social) 上發文稱:「我剛剛簽署了美國與日本之間史上最大規模的貿易協定。這對美國來說是非常令人振奮的時刻,尤其是我們將持續與日本保持偉大的關係。」

本週日本執政聯盟在參議院選舉遭遇挫敗,正面臨政治壓力的日本首相石破茂也稱日本是「在對美國有貿易順差的國家中,被美方徵收最低稅率的國家之一。」

菲律賓對美開放市場

週二,菲律賓總統小馬科斯(Ferdinand Marcos Jr.)到訪白宮與川普會面,川普也宣布與菲律賓達成貿易協議,未來美國將對菲律賓商品徵收19%的關稅,略低於原本的20%;菲律賓則將對美國開放市場,對美國出口商品免關稅。

值得注意的是,川普與小馬科斯在白宮受訪時被問及中國相關話題。對於菲律賓如何在美中之間維持平衡,小馬科斯主張不需要刻意這麼做,但強調「我們最強大的夥伴始終是美國」。

川普也呼應菲律賓領導人的說法,稱馬尼拉與北京的互動是完全自主的,還向小馬科斯說「你需要做什麼就做吧。你跟中國的往來,完全不會讓我介意。」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周子馨 (路透社,美聯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