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寵時事

小心牠會記仇!這「3種」負面經驗貓咪會牢記不忘

火報記者 張舜傑/報導

貓咪記憶力細膩,尤其對負面經驗特別敏感,像是踩到尾巴、強抱洗澡等,都可能成為牠們疏遠飼主的原因。以下三種常見情境,是貓咪記恨的高風險來源。

1. 被強迫觸碰或限制自由:失去掌控感讓牠難以釋懷

貓咪天性獨立且重視自主空間,當牠不願被抱卻遭強行擁抱、剪指甲或穿戴衣物時,牠會將這種經驗視為壓迫。尤其若動作粗暴或缺乏預警,貓咪可能不只當下反抗,事後還會對飼主產生戒心,甚至短時間內避不見面。因此進行任何限制行為前應透過安撫與引導,降低貓咪的不適感,避免牠將事件標記為「負面記憶」。

強抱或強制剪指甲等行為,會讓貓咪感到受壓迫,進而產生戒心甚至疏遠飼主。圖:unsplash

2. 大聲斥責或突然驚嚇:聲音壓力可能深植記憶

貓咪對聲音極為敏感,飼主若在牠做錯事時大聲斥責、拍手驚嚇,可能當下制止了行為,卻在牠心裡種下了恐懼。研究指出,貓咪會將特定聲音與情境連結,未來當類似場景出現時,可能再次出現躲藏、警戒或焦躁等反應。與其高聲責罵,不如以轉移注意力與正向引導來改善問題行為,才不會讓牠將飼主標記為「高壓來源」。

3. 獨自就醫或陌生環境創傷:無法理解的經驗容易內化

帶貓咪去看獸醫往往是必要但充滿壓力的過程,尤其是搭配陌生的籠子、汽車移動與異味環境,對貓來說是一連串難以理解的變化。若飼主在此過程中未能適當安撫,貓咪可能會將整體經驗與「被背叛」產生連結,進而出現未來抗拒外出、見籠就逃的反應。部分個體甚至會將這種負面印象轉嫁至飼主,出現回家後冷漠、逃避甚至攻擊的情形。

看獸醫若缺乏安撫,貓咪可能將其視為背叛,之後抗拒外出或疏遠飼主。圖:unsplash

儘管貓咪可能對負面經驗記憶深刻,但並非無法修復,透過耐心陪伴、獎勵制度與營造安全空間,可以逐步重建牠們對人與環境的信任。避免重複觸發創傷經驗,是飼主協助貓咪脫離「記仇」的關鍵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