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卓越建設獎揭曉 桃園大漢溪水環境改善計畫雙獎加身
中華民國不動產協進會暨世界不動產聯盟台灣分會於昨(29)日舉辦2025年國家卓越建設獎頒獎典禮,水務局執行之「大漢溪上游埔頂排水水環境改善計畫」暨2023年榮獲國家卓越建設獎「最佳規劃設計類-金質獎」肯定後,又以「最佳施工品質類-金質獎」獲得評審團隊之肯定。
桃園市政府推動「海綿城市」,進而提升城市韌性。大漢溪上游埔頂排水水環境改善計畫透過規劃與工程手法將自然環境與人工設施相結合,蓄水容積約4.4萬噸,每日處理約1萬噸的生活污水,污染削減量總計約162公斤,並考量於生態保育與棲地營造的高敏感區域進行退縮,在全場域範圍約21公頃並創造出5.5公頃水域面積,除了可以改善生活汙水,還能經由環境保護及生態保育、達到節能減碳,固碳保水、調節水源、淨化水質,淨化空氣更可讓民眾有個健康休憩場域。
水務局表示,工程團隊在規劃設計、監造及施工皆有豐富的執行經驗,而在執行此計畫期間亦遭遇多方困難,透過專業技術協調會議排解施工障礙之疑義,包含紅火蟻蟲害與維護管理單位之衝突、大面積晶化工法之滲漏檢測、動植物生態保育空間區隔、配合場域周邊特殊地形、營造生物棲息場所及長距離埋管取水困難等,經多方協調努力之下團隊克服場域施工技術之挑戰,得以完成進度。
水務局進一步提到,計畫創建出處理晴天雜排水的濕地兼生態池,有效緩解並淨化下游水源之水體水質;同時濕地內保留池中島及直立棲木提供鳥類棲息,在水域圍繞之下,創造遊客與生態共存之可能;而遊客使用的人行步道設計上,亦透過限縮使用範圍,降低生態干擾,將次生林核心區域留給生態族群;工程範圍亦考量生態調查發現之台灣原生種台灣大豆,具體劃出敏感區限制施工擾動,維護現地敏感的棲地及物種。
配合桃園市政府接續推動「大龍門環狀旅遊帶計畫」,並透過中庄吊橋的串聯,左岸的大嵙崁人工濕地、瑞興人工濕地、中庄調整池景觀園區,以及右岸月眉人工濕地、山豬湖生態園區、大嵙崁地質公園將形成146公頃的河岸藍綠交織帶,為大漢溪最大的水岸綠廊,作為民眾休閒遊憩及環境教育的最佳場域。